第二章 3个月宝宝护理课堂

宝宝本月体能发育对照表

日常护理必修课

宝宝容易便秘的原因

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

吃得太少。如果吃得太少,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体内经过消化后的余渣也少,大便量也会随之减少,对直肠的刺激变弱,因而滞留于肠内,形成便秘。如果长期这样,因为挨饿而引起营养不良,致使腹肌与肠肌瘦弱,张力低下,排便的“动力”减弱,就会形成顽固性便秘。 

粗纤维食物吃得过少。精米、精面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与谷类食物相比,容易导致便秘。还有一些宝宝添加辅食后有些偏食,喜欢吃肉,少吃或不吃蔬菜,饮食中纤维素较少,也容易导致便秘。

体格与生理的异常。如肛门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脊柱裂或肿瘤压迫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有的患儿出生后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精神因素。宝宝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或者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短时间的便秘。

应对便秘的策略

3个月的宝宝,极易发生便秘。这时,宝宝的大便次数减少了,大便异常干硬甚至拉不出来,以致引起宝宝排便时哭闹不止。宝宝便秘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缺水。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因为牛奶中钙的含量较高,容易导致宝宝“上火”,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引起便秘。

所以,为了防止宝宝发生便秘,父母应注意多给宝宝喂些水,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更要不时地给宝宝喂水。也可在牛奶中加些白糖(100毫升牛奶中可加5~8克),白糖可软化大便。还可以给宝宝适当喂些菜汤、果汁等。

如果宝宝便秘得比较厉害,粪便积聚时间过长,不能自行排出时,父母可试着用小儿开塞露注入肛门,一般就能使宝宝顺利通便。但这种方法对宝宝有一定的刺激,而且容易让宝宝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最好不要常用。便秘严重时要请儿科医生诊治。

导致宝宝腹泻的原因

下列因素可导致宝宝腹泻:

胃肠炎。这种疾病容易导致腹泻,如果宝宝腹泻,并伴有胃痉挛、呕吐、低烧,很可能是胃肠炎造成的。

细菌感染。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同时伴有腹痛、血便、发烧等现象,往往是病毒或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菌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非常严重。出现这种情况,应马上带宝宝去医院。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腹泻。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更换尿布后勤洗手,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最好方法。

抗生素。如果宝宝正在用有抗生素的药物或用此类药物治病后发生腹泻,可能与所用的药物有关。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果汁过量。如果宝宝喝太多含有山梨醇和高浓度果糖的果汁或太多汽水等含糖饮料,也可能会发生腹泻。给宝宝少吃这些食物,病情应该在1周左右就能好转。

配方奶。如果冲配奶粉时水放得过少,或冲调用具消毒不当,也会导致腹泻。这时最好先带宝宝去医院,然后再决定该怎么办。

牛奶过敏。牛奶过敏也能引起腹泻,有时候还会导致呕吐。因此,一定要等到宝宝1岁以后,再给他喝牛奶。如果宝宝对牛奶过敏,那他可能在喝了以牛奶为原料的配方奶或吃了奶制品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表现出过敏症状。

大豆过敏。有些宝宝对大豆和大豆制品(包括大豆配方奶)有过敏反应。大豆过敏的症状与牛奶过敏类似,也包括腹泻。经过高度水解的奶或酪蛋白配方奶可以替代用牛奶和大豆做的配方奶。

免疫接种。有些宝宝打完防疫针后通常容易出现腹泻症状。轻微腹泻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只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及时更换尿布,保证充足的休息就可以了。但如果宝宝腹泻持续3天以上,就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诊治。

耳部感染。耳部感染可能影响到肠胃,使宝宝发生腹泻。

对症处理宝宝腹泻

宝宝到了第3个月,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中混有硬块或多少带有黏液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妈妈也不必过于担心,要仔细分析病因对症处理。

一般吃母乳的宝宝不会出现腹泻,如果出现腹泻,首先应考虑引起腹泻的其他原因,是否是宝宝吃奶量过多造成的。要先测一下宝宝的体重,如果体重增长太快,就说明确实是母乳增加引起的。这时可在宝宝吃奶前先喝一些白开水以减少奶量,这样宝宝的大便次数会随之减少,腹泻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对于用牛奶喂养的宝宝,只要奶瓶及奶嘴消毒严格,一般不会出现腹泻。如果宝宝有腹泻现象,但不发热、精神好,而且也爱喝牛奶,只要将牛奶的浓度调稀一些腹泻就会缓解。

还有一种因素就是因妈妈患了感染性腹泻。如果妈妈不慎患了痢疾,在1~2天后宝宝也可能出现腹泻现象。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即使宝宝的大便中没发现血或脓,也应带宝宝去医院检查治疗。

为宝宝理个发吧

给宝宝理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给3个月大的宝宝理发就越发不容易了。因为宝宝的颅骨较软,头皮柔嫩,理发时宝宝也不懂得配合,稍有不慎就可能弄伤宝宝的头皮。对于大人来说,理发弄伤头皮并不是什么严重的事,但对于宝宝来说可就不同了。

由于宝宝对细菌或病毒的感染抵抗力低,头皮的自卫能力不强,宝宝的头皮受伤之后,常会导致头皮发炎或形成毛囊炎,甚至影响头发的生长。

因此,宝宝最好在3个月以后再理发。但是,如果夏季宝宝的头发较长,为避免头上长痱子可适当提前理发。理发时,最好在睡眠时进行,以免宝宝乱动。理发工具最好用婴儿专用的小推子,理发前应先把推子、梳子、剪子等理发工具用75%的酒精消毒。

容易患佝偻病的宝宝

处于下列几种情况的宝宝,容易患佝偻病,新手爸妈要格外注意保护,避免宝宝出现佝偻病。

早产儿和出生体重较低(低于3千克)的宝宝;

孕期缺钙的妈妈所生的宝宝;

哺乳期缺钙的妈妈所哺育的宝宝;

晒太阳少的宝宝,是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生长发育太快的宝宝;

吃奶少的宝宝;

这6类宝宝很容易缺钙患佝偻病,也是预防的重点对象。

有效预防佝偻病

进入第3个月之后,由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很快,以致造成某些营养素缺乏的现象,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D和钙就会得佝偻病,这也是第3个月宝宝比较容易患的常见病。

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是:宝宝好哭、睡眠不安、夜惊,即使屋内并不热,宝宝也会常常出汗。由于多汗的刺激,宝宝的头经常在枕头上摇来擦去,造成枕后秃发(枕秃)。若不及时治疗,发展严重者就会出现骨骼及肌肉病变,可能3个月后宝宝仍出现颅骨软化;1岁以后的宝宝出现鸡胸或漏斗胸;7~8个月后的宝宝出现方颅,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出现O形或X形腿;重度佝偻病患儿还可能出现全身肌肉松弛、记忆力和理解力差、说话迟等现象。

所以,父母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发现宝宝有缺钙现象,马上补充维生素D和钙,不要等到缺失严重了才补。为防止宝宝得佝偻病,父母最好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天气好的情况下,父母应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吸收一些紫外线,一般活动以90分钟为宜。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服用鱼肝油,补充钙剂。但是父母一定切记鱼肝油吃多了会中毒,并且中毒的危害大于缺乏。所以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病情、饮食状况,计算好用量,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随时调整剂量。用药的原则是食补最好,既安全又有效,能口服不用注射,利于随时调整药量。

给宝宝适当地增减衣服

我国有句古语,叫做“要叫小儿安,七分饱来三分寒”,可见古人对于保持适当的“寒”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对于现在的不少妈妈来说,可能由于是初次养育自己的宝宝,也可能是因为对宝宝的过分关注,总是给宝宝穿得太多太厚,使宝宝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

因为新生儿期的宝宝还没有形成应付外界环境的能力,所以保暖是非常重要的。但到了第3个月,宝宝渐渐增加了饮食,运动量也逐渐增加,新陈代谢比新生儿期旺盛了许多,体内所产生的热量也多了起来。对于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运动发育是必不可少的,运动发育可以带动宝宝全身各方面的发育,尤其是脑的发育。

另外,宝宝不宜穿得太厚,以利于宝宝运动,而且活动起来不易出汗,运动停下来时也就不易着凉,这样就减少了因着凉而造成的感冒、腹泻等疾病的概率。

所以,从这个月起,就要养成给宝宝穿薄衣服的习惯。由于衣服的布料不一样,不同的季节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到底什么是“不厚”也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可以参考这样一个大致标准,那就是比妈妈少穿1件。同时,在宝宝的日常护理中,最重要的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比如,当傍晚气温下降或阴天下雨时,就应换上1件比白天或平时稍厚的衣服,如果宝宝热得出了汗,就应该适当脱掉一些衣服。

带宝宝外出时的注意事项

从第3个月起就应适当增加到外面锻炼的时间,一方面让宝宝精神愉快,另一方面让宝宝通过空气的刺激锻炼皮肤,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

竖抱着宝宝外出应注意宝宝脖子的挺立程度,如果宝宝脖子能够挺立20分钟或30分钟精神依然很好,那就可以经常让宝宝竖立。外出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之内较为适宜。值得注意的是,第3个月的宝宝还不能乘坐座式手推车,即使是可以躺的箱式手推车也应注意宝宝的安全。最安全的办法是妈妈或爸爸抱着外出,要时刻注意保护宝宝的颈部和头部。可以让宝宝躺在手推车里,妈妈在旁边干一些零活,但眼睛要不时地看着宝宝,且要不时地与他说话。

抱宝宝外出时,不要去商店买东西,也不要带宝宝去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疾病。

喂养知识必修课

母乳是宝宝的最佳食物

第3个月是宝宝脑细胞发育的第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胎儿期第10~18周),也是身体各个方面发育生长的高峰期。这个时期,母乳对于宝宝来说十分重要,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宝宝多吃母乳,不但要注意宝宝的吃奶量,而且还要注意母乳的质量。为使宝宝有足够的营养,妈妈必须保证营养的摄入量,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这样才能分泌既营养又充沛的乳汁。否则,母乳中营养成分不丰富,尽管宝宝吃得多,但摄入的营养少,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另外,宝宝吃母乳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其智力的发育。

不要限定宝宝吃奶间隔的时间

进入第3个月之后,宝宝的喝奶量增多了,每次喂奶间隔时间也相应变得长了,以前过3个小时就饿得直哭的宝宝,现在可以睡上4个小时,有时甚至睡5个小时也不醒。这说明宝宝喝进去的奶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也说明宝宝已经具备了储存能量的能力,妈妈没有必要再3小时就给宝宝喂1次奶啦。

另外,一到喂奶时间就叫醒熟睡的宝宝吃奶,这种做法也是不妥当的。如果叫醒了本来不饿的宝宝,他会很不合作地马马虎虎吃上几口,甚至烦躁地大哭,反而搞不清宝宝吃得怎样。即使宝宝已具有了储存能量的能力,父母也不容易察觉。

一般来讲,宝宝大多知道自己的需要,奶供过于求,宝宝会拒而不受,奶供不应求,则会提前醒来,父母应顺其自然,不必因宝宝推迟吃奶时间而担心。

调整好夜间给宝宝喂奶的时间

对于这个月的宝宝来说,夜间大多还要吃奶,妈妈如果发现宝宝的体质很好,就可以设法引导宝宝断掉凌晨2点左右的那顿奶,因此,应将喂奶时间做一下调整,可以把晚上临睡前9~10点这顿奶,顺延到晚上11~12点。宝宝吃过这顿奶后,起码在凌晨4~5点以后才会醒来再吃奶。这样,妈妈基本上就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上4~5个钟头了,不会因为给宝宝半夜喂奶而影响休息了。

刚开始这样做时,宝宝或许还不太习惯,到了吃奶时间就醒来了,妈妈应改变过去一见宝宝动弹就急忙抱起喂奶的习惯,不妨先看看宝宝的表现,等宝宝闹上一段时间,看是否会重新入睡,如果宝宝大有吃不到奶不睡的势头,可喂些温开水试试,说不定能让宝宝重新睡去。如果宝宝不能接受,那就只得喂奶了,等过一阵子再试试。其实,从营养角度看,白天奶水吃得很足的宝宝,夜间吃奶的需求并不大。

总之,在掌握宝宝吃奶规律的基础上,父母应适当调整夜间吃奶时间,以保证妈妈的休息,使妈妈能产生更多的奶,精神饱满地去哺喂宝宝。

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

这个时期的宝宝会翻身、会笑了。父母看到越长越大的宝宝,认为可以给宝宝吃一些辅食了,于是,就迫不及待地为宝宝添加米粉等谷类食物。

其实,这个月的宝宝消化腺还不发达,许多消化酶尚未形成。这样做有很多不利因素:首先是易导致宝宝消化不良,进而影响宝宝正常吃奶,最后造成营养不良;其次是宝宝在妈妈或爸爸的强行喂食下,极易造成能量过剩,日后容易发生肥胖。

所以,父母不宜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也不要让宝宝非把奶瓶里的奶吃光。此外,不要经常给宝宝喂葡萄糖水,以免影响其食欲,造成宝宝拒食甚至厌食。

妈妈上班前的必要准备

宝宝3个月了,大多数妈妈得为上班做准备了(产假超过3个月者,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虽然既要上班,又要为宝宝哺乳很辛苦,但许多这样的妈妈都乐在其中。因为上班哺乳有种种好处,但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进行一番周密的安排。一般情况下,上班哺乳就是母乳、牛乳或配方奶混合着喂。这是因为,在这个时候母乳一般不足,必须添加牛奶。另一方面,由于妈妈万一不能按时回来喂奶,就得给宝宝喝牛奶,因此妈妈上班前,一定要训练宝宝学会喝牛奶。

妈妈上班前还需要做以下的准备:

首先,在妈妈给宝宝喂母乳期间,就应当适当地给宝宝用奶瓶喂奶,让宝宝在熟悉妈妈乳头的同时,也开始逐渐熟悉奶瓶,这样宝宝就不会推拒奶瓶了。

其次,妈妈上班前必须先练好挤奶的技巧,同时先在冰箱上层冷藏库中储存挤出的奶备用(冰箱冷藏备用的母乳不得超过24小时),以供妈妈上班后宝宝之需。如果妈妈打算让宝宝在自己的工作时间内喝配方奶,也必须学会挤奶,否则会尝到胀奶的痛苦,并会影响到母乳的分泌。

如果有可能,妈妈最好采取上半天班的办法,或做兼职而不要上全职班。这样做问题就少多了,可以两全其美。

宝宝吃不饱的应对策略

第3个月后,妈妈乳汁分泌会明显减少,渐渐地满足不了已经长大的宝宝的需求。

母乳不足时,可先加1次牛奶试试。在妈妈觉得奶最不发胀的时候(一般在下午4~6点),可给宝宝喂150毫升牛奶,试着连续喂5天。如果5天后宝宝体重增加仍不到100克,就需再加1次牛奶,但不要过量。如果每天喂6次奶,牛奶的量每次不应超过150毫升,日平均体重增长不应超过40克(第5天200克)。如果每天加喂2~3次牛奶,宝宝日平均体重增加30克左右,就可以一直坚持下去。总之,随着宝宝需奶量的增加,加喂牛奶的次数也该相应增加,但前提条件是需要称宝宝的体重,看一看宝宝身体的表现。

体智能发育必修课

训练宝宝用手握东西

第3个月时,宝宝对手的控制能力已经比以前熟练多了,如果给他一个小玩具,他就能把小玩具紧紧抓住,只是还不会放开。对于一些发育较慢的宝宝,此时的手可能还不会自己张开,但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把宝宝的小手放到自己的脸上摩擦,或用嘴吻宝宝的小手,这时候往往是宝宝最高兴、最快乐的时候,宝宝往往会乐此不疲地反复做这个动作。有时妈妈也可以在宝宝的手里放一些小玩具,让宝宝自己触摸或者妈妈拿着宝宝的手去触摸一些物体,宝宝都会为摸到不同质地的物体而感到兴奋,经过这样的触觉刺激,宝宝的手就会很快张开,并努力去抓身边的东西。

训练宝宝翻身喽

宝宝的翻身训练是下一步学坐的基础。训练宝宝翻身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父母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转身法。训练时,先让宝宝仰卧,然后妈妈或爸爸可站在宝宝一侧,用色彩鲜艳或有响声的玩具逗引宝宝,训练宝宝从仰卧位翻至侧卧位。

摇晃法。摇晃法与转身法最大的不同,就是让宝宝在保持身体平衡中锻炼背部和胸部肌肉的力量,为下一步的翻身训练做准备。训练时,先让宝宝躺在摇床里或床垫上,然后妈妈或爸爸再摇晃摇床或床垫。当宝宝被摇到半空身体倾斜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自然会努力挺起胸,挺直腰,把身体往后仰。

转脚法。转脚法必须建立在宝宝会以侧卧姿势睡眠的基础上。训练时,先让宝宝侧卧,在宝宝的左侧和右侧放一个色彩鲜艳或有响声的玩具或镜子,然后爸爸或妈妈抓住宝宝的脚踝,让右脚或左脚横越过左脚或右脚,并碰触到床面。移动宝宝脚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并注意宝宝的身体是不是也跟着脚翻转。如果不跟着转,可以轻轻地在宝宝背后推一把。转脚法的训练一般每天可以训练2~3次,每次训练2~3分钟。

认知能力的培养

从第3个月开始应当全面地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父母可采用以下方法:

视线转移能力。爸爸或妈妈可用两个玩具来逗引宝宝,让宝宝先注视一个玩具,然后再拿出另一个玩具,训练宝宝的视线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快乐反应。在第3个月初时,宝宝会明显地对照顾他的人,尤其是妈妈和爸爸表现出快乐反应。所以妈妈和爸爸要因势利导,经常用亲切友善的语气和宝宝多说话,并伴以多种表情,使宝宝的情绪经常处于愉快的气氛中。

音响感受能力。父母可以让宝宝多看、多听、多摸、多玩,不仅要多与宝宝进行语言交流,而且可以不失时机地录下宝宝的“咿呀”声,并放给他听,或选择优美、轻柔、明快的乐曲放给宝宝听。

语言能力的培养

3个月的宝宝在发音和语言能力上有了一定的发展,逗他时会非常高兴并发出欢快的笑声,当看到妈妈时,脸上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还会不断地发出“咿呀”的学语声,似乎在向妈妈说着知心话。此时,宝宝能发出较多的自发音,并能清晰地发出一些元音,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宝宝的发音,在宝宝情绪愉快时多与宝宝说笑。

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

宝宝出生后要从生物的人变为社会的人,首先就要与他人交往,这种最初的交往会影响宝宝成人后的社会交往。因此,爸爸或妈妈要从长远着想,尽量为宝宝创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多让宝宝见见陌生人,或者让邻居抱一抱,让宝宝对更多的人微笑,愿意与更多的人交往。但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免感染疾病。

观察能力的培养

第3个月宝宝的视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能看4~7米远的物体,对颜色有了初步的分辨能力。尤其对发声的、色彩鲜艳的或活动着的东西最感兴趣,并开始尝试触觉、听觉、视觉和味觉的相互配合运用。遇到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体会手上的感觉,甚至放到嘴里咬一咬,尝尝玩具的味道。

挑选适合宝宝的玩具

宝宝到了第3个月,可以为宝宝准备以下几种类型的玩具:

抓握玩具。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各种质地、各种色彩、便于抓握的玩具。如摇铃、小皮球、金属小圆盒、不倒翁、小方块积木、小勺、吹塑或橡皮动物、绒球或毛线球等。

兴趣玩具。可以选一些颜色鲜艳、图案丰富、容易抓握、能发出不同响声的玩具,如拨浪鼓、摇铃、小闹钟、八音盒、可捏响的塑料玩具、未使用过的颜色鲜艳的小袜子等。

其他玩具。可以选一些手感温柔、造型朴实、体积较大的毛绒玩具,放在宝宝手边或床上。让宝宝认识不同质地的小玩具,并告诉宝宝摸这些玩具时的感觉。也可选用一些大的彩圈、手镯、脚环、软布球和木块,可击打、可发声的塑料玩具,五颜六色的图画卡片等。

爱心小叮咛

不要让宝宝自己躺在床上喝牛奶,因为这样喝一是容易吸到气管而发生窒息的危险,二是液体会经由耳咽管聚集在中耳处,易滋生细菌造成感染,三是会失去在喂奶的过程中建立亲子间亲密关系的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