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世——不受磨炼不成佛(7)

第一天,没有人承认;第二天,没有人承认;第三天,没有人承认。一直到了第七天,还是没有人站出来。只是,原来互敬共处的和尚之间却有了猜疑,彼此间都不再交谈,空气窒息得让人感到压抑。

老师父摇了摇头,对弟子们说:“很高兴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清白的,珍贵的修行宝物也不曾诱惑得了你们。如果你们仍然觉得自己是清白的,明天早上就可以离开这里,你们在这里的修行也算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的这一夜是最不平静的夜晚,庙里每个房间都亮着灯,每个和尚都在忙忙碌碌地收拾离开时要带走的行李。其中,有一个小和尚,却一次次地把行李整理好再打开,打开之后再重新整理好。

第二天一大早,和尚们保持着秩序,一拨一拨准备搭船离开,只等老师父出来为他们送行。只有那个小和尚,像很多天前一样,开始静坐在佛前,念诵经文。其他的和尚见到了,都窃窃私语,觉得小和尚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但他们也都在心中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承认拿了佛珠。

老师父颤颤微微地走到他面前,问道:“你为什么不离开,你不再坚持你的清白了吗?”

小和尚双掌合十,说:“师父,不是小徒所为!”

老师父又问:“既然没拿,为何留下来承担所有的怀疑?”

小和尚答道:“佛珠掉了,佛心还在,我为修养佛心而来。在这七日里,每个人都互相怀疑,伤自己的心,也伤别人的心。有人承担,才会恢复原有的宁静。”

听完他的话,老师父示意所有的弟子都围过来。只见他从衣袖中缓缓取出一串佛珠,正是丢失的那串。

老师父慢慢地将其戴在小和尚的脖子上:“佛珠还在。只有学会了承担,学会顾全大局的人才有资格做新住持。”

佛法小竹:虽然老师父自导自演的这场戏波及面有一些广,也并不是很高明。但正如他所说,小和尚的确舍了小我,成了大我。

真正的承担,是要把心化成雨露甘霖,用来滋润万物众生的。

米兰·昆德拉告诉人们:“一个人身上的担子越重,就越能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与快乐。”任何人注定都要承担一部分责任,担子越重,脚印越深;脚印越深,步子越稳。这个深度,就是生活的质量。  

不要接受别人给予的痛苦慈——慈爱、仁慈。

悲——悲悯、同情心。

喜——随喜——对于他人的成就,自己心生欢喜。

舍——舍离——内心不对事物生起执取妄想。

这便是慈、悲、喜、舍的精神,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哪怕只是简短的一刻都并不容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