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蟋(2)

窄翅树蟋(Oecanthus angustipennis)几乎在任何方面都让人联想到雪树蟋,不过它的声音很容易识别。它们由更缓慢的呜呜声所组成,通常延迟大约两秒钟,以相同长度的间歇隔开,但随着秋天的临近,声音也越来越慢,越来越长。音调总是很忧伤,声音传得很远。

另外三种普通树蟋是:黑角树蟋(或称斑纹树蟋,Oecanthus ngricornis)、四斑树蟋(Oecanthus nigricornis quadripunctatus)和宽翅树蟋(Oecanthus latipennis),它们全都发颤音;换句话说,它们的音乐都包含一声长长的、尖锐的嗡嗡声,持续时间不定。其中,宽翅树蟋的声音最大,在华盛顿附近数量最多。黑角树蟋是一种在北方地区很普遍的发颤音的蟋蟀,它尤其喜欢在白天唱歌。在康涅狄格州,9月和10月温暖明媚的下午,当演奏者端坐在树叶或嫩枝上、完全暴露在太阳之下的时候,沿着大路两旁,到处响起它那尖锐的声音。在这个季节,雪树蟋和窄翅树蟋也在白天歌唱,不过通常是在下午的晚些时候,一般来自那些更隐蔽的地方。

我们自然很愿意知道:这些小家伙为什么都是如此持之以恒的歌手,以及,它们的音乐对它们来说有什么用途。雄蟋蟀唱歌,真的就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为了诱惑、吸引雌蟋蟀吗?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有时候,当一只雄蟋蟀正在唱歌的时候,一只雌蟋蟀从后面接近它,在它的背部嗅来探去,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很深的盆状洞穴,正好位于它抬起的翅膀根部之后。小洞中有一种清澈的液体,在雄蟋蟀停止演奏却依然抬起翅膀、保持静止不动的时候,雌蟋蟀急切地去舔这些液体(图39)。接下来,我们想必会猜测,在这种情形下,雌蟋蟀更多的是被雄蟋蟀甜食供品而不是被它的音乐所吸引。因此,音乐的目的看来应该为了是告知雌蟋蟀:雄蟋蟀所在何处,前者知道它有甜点提供;或者,即使这种液体是酸的或者苦的,那也并没什么不同——雌蟋蟀喜欢它,尾随它而来。好了,如果这种对雌蟋蟀的引诱最后以婚姻告终的话,那么,我们就此可以看出真正的原因了:为什么雄蟋蟀拥有演奏器官,拥有如此持续不断演奏的本能。

图40显示的是从后上方所看到的一只抬起前翅的雄树蟋。它背上的那个小洞(B),是其第三胸节背板上的一个深穴。体内的一对大分支腺(图41,Gl),正好从小洞的后缘内部向外展开,这些腺体提供了雌树蟋想要得到的液体。

还有一种树蟋,由于翅膀上有两对黑斑,所以被称为双斑树蟋(Neoxabia bipunctata)。它比任何一种树蟋都要大,身体呈粉褐色。它广泛分布于美国的东半部,但很少能看到它们。阿拉德说,它的音调是低沉、圆润的颤音,持续几秒钟,以短暂的间歇隔开,像窄翅树蟋的音调,但音质更像宽翅树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