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头蝈蝈(1)

蝈蝈家族中这个第一种群的成员,其显著特点是:有两对大翅膀和一个光滑滚圆的前额。它们组成了露螽亚科,直翅目中所有在优美、典雅和精巧上都达到极致的几个种群都属于该亚科。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所有的圆头蝈蝈都擅长音乐,不过它们的作品却并不是什么高雅音乐。另一方面,尽管它们的音调都很高,但音量通常并不大,不是那种让你晚上睡不着觉的声音。

这个种群中有一种灌丛蝈蝈,个头中等,翅膀比其他蝈蝈更纤细,被归入一个名叫灌丛树螽(亦称薄翅树螽)的属。它们之所以获得灌丛蝈蝈这个名号,是因为我们通常是在低矮的灌木丛(尤其是沿着湿草地边缘的灌木丛)中发现它们,尽管它们也栖息在别的地方,而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在房子周围听到它们的声音。美国最常见的一种蝈蝈(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过)是叉尾灌丛树螽(Scudderia furcata)。图21展示了一只雄蝈蝈的和一只雌蝈蝈,那只雌蝈蝈正在清洁她一支后脚上的趾肉。所有蝈蝈都非常讲究脚的清洁,因为,保持粘性趾肉一直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它们是如此频繁地停下来(不管当时在做什么)去舔这只脚或那只脚,就像狗抓挠跳蚤一样,以至于看上去这个动作对它们而言更像是一种天生的习性,而不是出于清洁的需要。叉尾蝈蝈是一位谦逊的歌手,而且只有一个音调:声调很高的“唧—噗”,连续重复几次。但它不像别的歌手那样接二连三地不断重复,它们的音乐,如果放在蟋蟀们的爵士乐队那嘈杂喧闹声中,人类的耳朵可能就根本听不见。不过我们偶尔也能从灌木丛旁或者从一棵树的低枝上听到它轻柔的声音:zeep、zeep、zeep。

前面已经描述过,另一种蝈蝈的音调是:zikk、zikk、zikk,或者:zeet、zeet、zeet;有的观察者记录过同一种蝈蝈的两种不同音调。斯考德说,叉尾灌丛树螽白天与晚上的音调有很大差别。此外,他还说,当它们在白天唱歌的时候,如果乌云正好把太阳遮住了的话,它们就会变白天的音调为晚上的音调。

乐螽属(Amblycorypha)包括一个其翅膀比灌丛蝈蝈更宽的种群。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水平很一般的歌手;但是有一种,名叫圆翅蝈蝈(Amblycorypha oblongifolia),在美国的整个东半部和加拿大南部都可以看到,这种蝈蝈以其大块个头和高贵派头而著称。笔者曾经把一只雄性圆翅蝈蝈(图22)装在一只笼子里关了整整一个夏天,但它从没有因为囚禁之耻而丢掉自己的风度。看上去它过着自然而满足的生活,吃葡萄叶和成熟的葡萄,咬开葡萄皮以获取果肉。它总是那么安祥沉静、镇定自若,它的动作总是缓慢而谨慎。走路的时候,它小心翼翼地抬起每只脚,稳稳当当地把腿向前带到新的位置,再小心翼翼地把脚落下。只有在跳的时候,它才会做出快速的动作。但它准备起跳时的动作像别的动作一样沉着镇静、从容不迫:头向上抬,腹部缓慢地往下沉,两条长长的后腿在身体的两侧向上弯折成倒V字形,它的这个姿势会让人以为它有意准备坐下来;但是突然,仿佛是一个捕获物被投出去了一样,它猛然向上一跃,跳向头顶上方叶丛中它已注意很久的目标。

很长时间以来,这位有贵族派头的囚犯一直一声不发。但终于,一天傍晚,它重复发出了三次短促而尖锐的声音,类似于shriek,其中s发送气音,在ie处延长了振动。第二天下午它又表演了一次,起初发出的是很弱的声音:swish、swish、swish,其中s是很弱的咝音,i有很强的振动。但在给出这个前奏之后,它开始发出shrie-e-e-e-k、shrie-e-e-e-k的声音,重复了6次,这种高音被布拉奇利描述为“一种吱吱作响的抗议声——就好像拿一把密齿梳子划过一根绷紧的丝弦”。

圆头蝈蝈中(或许是在整个蝈蝈家族中),最有名的要算是角翅蝈蝈了(图23)。这些蝈蝈是个头很大的枫叶绿色昆虫,从一端到另一端越来越扁平,叶子一样的翅膀高高地交叠在后背上,突然向上弯曲,这让它们看上去像是驼背,角翅蝈蝈的名字就是由此得来的。驼峰前面倾斜的背部表面,形成了一个大的平面三角形,母蝈蝈的这个三角形是平的,但公蝈蝈的则因为乐器装置的翅脉而显得高低不平,表面粗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