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科(2)

蝗科

蚱蜢(或蝗虫)家族属于蝗科(Acrididae),尽管有的翅膀长,有的翅膀短,而有些在长度上甚至可以达到将近6英寸,但是其所有成员在外形和习性上都非常相像。前翅长而窄(参见图63,W2),有点僵硬,质地坚韧。它们覆盖在后翅上,当翅膀折拢时作为对后者的保护,因为这个原因,它们被称为覆翅(tegmen)。后翅在展开的时候(W3),看上去就像是两把大扇子,每根翅膀带有许多肋状物,或者叫翅脉,从翅膀的基部发出。这些翅膀,与其说是飞翔器官,不如说是滑翔器官。因为大多数蚱蜢,是借助它们强壮的后腿跳向空中,然后凭借张开的翅膀翱翔,直到最后无力地拍动翅膀,把它们带向目的地。不过,在美国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蝗虫,叫做卡罗莱纳蝗虫(见卷首插页),是一个很棒的飞行高手,当它们沿着一条起伏不定的路线轻快地飞越灌木草丛或小树顶梢的时候,总是突然改变方向,一会儿向这,一会儿向那,仿佛拿不定主意要停落何处。上一章所描述的蝗虫大迁徙,据说更多的是凭借风力而不是借助翅膀的力量来完成的。

蝗虫以其身体两侧拥有两个巨大的器官为特征,它们看上去好像是打算用来听声音的。当然,没有哪只昆虫的头部有所谓的“耳朵”;人们所认为的蚱蜢的听觉器官位于腹腔底部,一边一个(参见图63,Tm)。每个听觉器官由体壁上的一个椭圆形凹陷区域所组成,带有一张像耳膜一样的薄膜,或称鼓膜,覆盖了整个器官。气囊位于鼓膜表面的内侧,贴着内壁,为响应声波的自由振动提供了必需的气压平衡,一个复杂的感觉器官附着在它的内壁上。然而,纵然有这样一对大耳朵,但试图让蚱蜢听见点啥玩意儿的努力,从来都不是很成功;但它的鼓膜器官,在构造上与那些以唱歌著称的昆虫是一样的,因此推测起来,它们应该能听见自己所发出的声音。

有音乐天赋的蚱蜢并不多。它们多半是一些安静的家伙,善于掩饰自己的感情——倘若它们真的有点什么感情的话。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特点颇值得表扬,但这些习性却很难让它们在艺术方面有什么造诣。不过也有几种蚱蜢能够发出还算悦耳的声音,这在它们自己听来多半应该算是音乐了。有一种此类蚱蜢,就是那种谦逊的褐色小蚱蜢(图15),身长大约7/8英寸,它的显著标志是:在脑袋与翅膀之间马鞍状的背甲上,两侧各有一个大黑斑。它仅仅只有一个学名,叫斑蝗(Chloealtis conspersa),因为它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它的音乐也是非常微弱的那种。据斯考德说,它仅会发出类似于zikk、zikk、zikk的声音,在太阳底下每3秒钟重复10到12次,在阴凉处则频率稍低一些。斑蝗是一位小提琴家,并且一次同时演奏两件乐器。这两把小提琴就是它的前翅,弓则是它的后腿。在每一根后腿(或称腿节)的内侧表面上,有一排很细的小齿(图15 B,a),图15 C是它的放大图。当腿节摩擦翅膀边缘的时候,腿节上的小齿就会刮擦边缘锋利的翅脉(图15 A,b)。这样就发出了上面提到的zikk声。这样的声音,在我们听来所包含的音乐成分甚少,但斯考德说,他曾经看见过三只雄斑蝗同时对一只雌斑蝗引吭高歌。但这只雌斑蝗当时正在附近的一棵树桩上忙着产卵,没有证据表明她确实很欣赏这几支献给她的小夜曲。

另外几种小蚱蜢学着斑蝗的样子拉小提琴;不过还有一种名叫细距蝗(Mecostethus gracilis)的蚱蜢(图16),它的刮擦器并不是在后腿上,而是在前翅的一根翅脉上(图16 B,I),其翅脉上有许多小齿,图16 C是它的放大图,它用这些小齿刮擦位于后腿内侧表面的尖脊。

在另一群蚱蜢中,有几种蚱蜢在飞的时候发出噪声,显然是由翅膀本身以某种方式发出的劈啪声。其中有一种,在北方各州很普遍,被称为爆竹蝗(Circotettix verruculatus),因为它发出很大的劈啪声。同一属中的另外几种成员也都是爆竹蝗,声音最大的是西部一种被称作劈啪蝗(Circotettix carlinianus)的蚱蜢。斯考德说,这种蚱蜢之所以引起他的注意,“是因为远在四分之一英里之外就能听见它喧嚣的劈啪声。在西部的干旱地区,它非常喜欢岩石嶙峋的山坡,以及那些裸露在太阳之下的热气蒸腾的悬崖近旁,在这些地方,它发出的劈啪声激起了绝壁的回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