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战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3)

至于欧洲各协约国,战前,它们的出口额就已经少于进口。如今出口则减到最低,它们可以通过向美国政府大量借款来从美国购买各种货物。英国和法国的公民在本国政府的压力下,被迫廉价抛售他们的美国股票和有价证券,而由美国人买进。从前的股东从本国政府那里收回英镑或法郎,这些政府跟着又得到或是花掉由美国新股东付给的美元。这样,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债务国(1914年,美国对欧洲人的欠款约达40亿美元),而变成世界上主要的债权国。到1919年,欧洲人对美国的欠款约达100亿美元。

协约国虽然取得制海权,可是从来没有足够的船舶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德国潜水艇又不断地,(虽然是不定地)造成一些损失。每个国家政府都设立了船舶局,不惜任何代价去扩大船舶的建造,并且将可以乘坐的舱位分配给各方面的需要--部队的调动、橡胶与食品的输入。-政府从整个计划看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项。关于船舶的管理和分配,实际上变为协约国船舶委员会领导下的一项国际性的工作,美国参战以后也成为此国际机构的一个成员。英、法两国全部制造业都要依赖于进口,政府控制了船舶,因此也控制了进口物资,这样就能够充分控制全部经济了。

德国由于通往海上以及通往俄国和西欧的通路受到阻拦,于是被迫采取了前无先例的自给自足的一些措施。跟其他的交战国相比,德国属于食物较少的国家。德国政府对各方面的控制变得更为彻底和有效,由此出现了他们所谓的“战时社会主义”。他们从沃尔特·拉特瑙身上看到了一个具有必要智谋之人的特质。他是一个犹太人工业家,是德国电气托拉斯首脑的儿子。他是最早预见到要发生一场长期战争的人之一,他曾拟定一个利用原料的计划。在大战发生初期,德国由于缺乏制造炸药所必需的氮,看来很快就会被击败。拉特瑙便一扫无遗地征用每种可想得到的自然资源,包括农民马牛厩里的每一种粪肥,直到后来德国化学家成功地从空气里提取出氮为止。德国化学工业生产了许多如合成橡胶等其他代用品。德国的生产被组成一些军事公司,各自专管一个工业方面,而私人企业在政府严密监督下从事生产。

其他的交战国政府也实行私人公司和工厂之间的协作,以代替彼此间的竞争。在法国,工业家之间的“合作”表现在每一个工业部门里面,实行原料和政府订货单的分配。在美国,军工局也是同样的做法。在英国,采取了同样的方法,效果十分显著,例如,到1918年,全国每两周生产的炮弹就等于大战初期全年生产的数量,生产的重炮则达到战争初年的70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