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
当年长者“想回家”的愿望,和“不想和家人同住”的想法产生冲突时,与其让年长者“有家归不得”,还不如“其他家人搬离”比较好。毕竟年轻人的环境适应力较强,把老房子让给年长者,自己则在附近租房子,偶尔回家看看。不喜欢与长辈同住的人,刚好可以借此保持距离,不伤和气,当个“兼职家人”或是“假日家人”也不错。只是,若本身工作繁忙或临时出现其他状况时,虽不是“全职家人”,家里有位需要照护的老人,多少仍会让人感受到责任与压力。
之所以做不到这一点,我想多半是由于家人的罪恶感和面子问题吧。
虽说用心便能解决问题,但这种事情处理起来真是棘手。
至于单身者就没有这种烦恼了,自己的家完全属于自己,无须有多余的顾虑,只不过“单身者”与“单身家庭”是不一样的概念。总之,至少有一个专属的生活空间,正是“一个人的老后生活”的基本条件。
希望在自家走完最后一程
截至目前为止,我接触过各式各样以拥有先进照护设施闻名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者和负责人,访谈近尾声时,我照例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
“当你自己需要照护时,希望住在哪里?”
原以为他们会回答“希望住在自己服务的机构里”,毕竟这些地方以拥有先进照护设施而闻名,但是我却从来没听过这个答案。
“我想,我还是希望能在自家咽下最后一口气吧。”
真是坦白的回答。
无论再怎么备受好评的设施,入住者几乎都不是出于自愿才入住的。之所以选择提供照护服务的机构安身,是因为担心独自生活没人照应,不得已之下才做出这样的决定,配合照护人员,集体接受照护。若能选择居家照护,却还表示自己想入住照护机构,那些追求先进照护服务的人就太虚伪了。
在这种情形下,“自家”一词就如字面上的涵义,是指“自己的住家”,并没有“和家人同住”之意。
其实,银发族身边尚有成年子女却没有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且数据也显示,选择“和家人同住”的人,往往是“住在子女的家”。所以他们回答“想住在家里”时,指的就是“现在住的地方”,即使身边还有子女,也不是指“搬去孩子家”同住的意思。
唯有厘清“住在家里”和“与家人同住”的意义,年长者选择“住在专属的家中”,才能更加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