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为什么,面临很多必须自我介绍的场合,比方是跟团旅行,或是与朋友遇见另一群我不认识的人时,我得简单介绍一下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这让自诩有多重身份的我一时错乱了起来。面对眼前各形各状的陌生人时,我究竟该怎么介绍自己?我不同的自我介绍方式,会有哪些不同回应?
作家
“嗯,我想我是作家吧,我已经写了12本书了。”“你是作家?(通常他们的音调突然变高亢,且一脸狐疑,就像我宣称自己是章子怡似的,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那你笔名是什么?
你写过什么书呀?什么?再说一遍?我怎么都没听过!我只听过吴淡如!”(奇怪,你没听过,那我就不是作家啦!你们这些家住书店隔壁却从没进过书店买书,一年看不到三本书,居然可以这么大声地说只认得上过电视的作家,那没上电视的就不是作家喽!唉!心想也不能怪这些人,只能怪自己生在娱乐视听重于文学、偶像写书才会有人买的时代,怪自己没有可以上电视的好脸蛋,怪自己还不是畅销书作家,怪自己还不够畅销,自称自己是作家,真是自取其辱。)
广告人
“嗯,我是做广告的,我在写广告文案……”“喔!做广告的呀,那你应该是蛮有创意的喽,那帮我看看,我写的这封情书该怎么改比较好……”或是会遇到另一种回应:“喔!写广告文案的呀,那一定很会骗人喽,烂东西也能讲得天花乱坠……没啦,我的意思是说你应该很聪明又很……很有才华吧!”(那你干脆说我应该很奸诈,脾气应该也很怪,以后没事少联络……讲自己是广告人,别人的反应好像我是经济重刑犯似的。)
博士生
“嗯,我还是学生。”“学生?怎么可能?你看起来好像已经有点年纪了,应该不是还在留级念大学吧,咦?你该不会是在念博士,念到这么老吧,哈哈……”“哈什么哈,我真的就在念博士班呀,不信,给你看我的学生证……”“哎哟,你是不是因为工作难找才跑去念博士呀,看不出来嘛,一个女生这么有学问干吗,小心没人敢追哟!”(哎,现在真是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低。我还记得以前听说别人在念博士,就会露出崇拜不已的眼神,现在看来得自己给自己信心了,而且念博士还真是辛苦,自己的身体能不能顺利念到毕业还是个大问题,所以以后干脆说自己在念研究所好了。)
老师
“嗯,我在当老师。”“老师?当老师好呀!
铁饭碗嘛!对了,你是教幼稚园还是小学?”“我在教大学。”“大学?怎么可能?你看起来好像才大学刚毕业没多久耶!”(这是我目前听到比较好的反应,至少听起来像是一个正当职业,而且所得到的反应都是比较尊师重教的,至少每个人从小最怕的就是老师,好像我一说自己是老师,听到的人都变成了温驯的学生。)
医生
“嗯,我现在正打算报考中医学院考试。”“中医师?哇!很难吧,太好了,你一定要考上喔,因为我身体不好……对了,你家住哪里,以后没事就找你把把脉、针针灸保养一下,太好了,以后看病、减肥都不用钱了!”(原本这个职业对人是有用的,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的爸爸或老公是医生,不仅有钱,而且看病还很方便。如果没有当医生的爸爸或老公,那就会退而求其次希望自己是医生的好朋友,至少排不到床位的时候有关系可以拉,或是半夜急病时有门可以敲——如果照这样看,原来当作家、当广告人、当老师、当学生……对他们都不痛不痒,一点好处都没有。)
拥有多重身份,其实是我善变个性的结果,但我很清楚自己还是自己,不会因为身份不同而有什么改变。而且坦白说,我非常珍惜自己能创作、能写书的这个身份,因为那不是用功读书就能有的能力,没有一点艺术天分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作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似乎不算是个“正当职业”,或许连“职业”都称不上。虽然我仍以视自己是作家为荣,而且对于创作与出版的瘾几乎不可能戒除,但别人就不这么看,他们会因为你说自己是做什么的、能给他们什么可能的好处,而对你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所以我现在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且视情况介绍自己。如果我说我自己是学生,不仅在平时可以享受小小的放肆,跟店家老板谈价钱时还蛮好用的——“拜托啦,老板,我还只是个穷学生,没在赚钱,而且下礼拜就要交学费3000多块了,拜托算我便宜一点啦,总不能让我连饭都没得吃吧!”但如果称自己是老师,则对那些有小孩的父母比较有用,比较会被当成正人君子来对待。但得牺牲部分的自由,得随时注意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不能乱
发脾气,不能小奸小恶。如果说自己是广告人,对某些不大会做行销宣传的店家老板就比较有用,因为他们会拿出自家的宣传DM请你评论修改一下,只需动动口,待会就有免费的厨师私藏糕点可以大快朵颐一番,或是有免费的商品试用,希望你可以随口说出“文案”给他们。但我其实还是希望有天能当个医疗师,因为这是个越老越值钱的行业(其他有些行业,好像年纪越大越不吃香),而且似乎是一个可以广结善缘的身份,大家都会主动递名片、给电话、送土产,希望你将来的诊所就开在他家楼下,变成他24小时的免费私人医生——虽然我还是认为作家比医生对人类的贡献更大,但大多数的人认为用不着,也感受不到。
身份当然是自己认定的,但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就知道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