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阅历是怎样炼成的(1)

——阅历积累缺一不可的四大支柱

你读了博士,有了丰富的知识;你当了总工程师,有了高超的技能;你继承了遗产,有了丰厚的家底。如果你没有阅历,即使你做了老板,总有一件很大的事让你“过不去”,或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会让你“阴沟翻船”。

这时,你还是得回过头来,补上阅历这一课。

没有丰富的阅历,一定当不了大老板。

王永庆先生不久前去世了,他的创业历程,给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当王永庆十几岁,挨家挨户送米时,可能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大老板。

但是,他边干边学做事,并逐步学会做人、管事、管人。

他送米时,先观察这家有几口人,几男几女,几老几少,每天吃多少米。等这家人米快吃完,还没有顾得上去买时,王永庆已经把米送到这家人门口了。

王永庆把米送到人家里,并不是一丢下米袋,就收钱走人。他还要送到储物间,把米缸里剩下的旧米清出来,把新米倒进去,再把清理出来的旧米放在旁边,提醒主人及时先吃完。

这家人买了他恰逢其时送上门的米,当然无暇再去买别人的米,自然成为他的固定客户。

我们请10个各学科的专家来为我们解答,当老板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我敢保证会有10种结果,因为专家如果自己没做过生意的话,对这个领域只能是事后诸葛亮。

可见要为一个普通的职业,提出一个具体的知识结构是很难的,何况是为老板。

但是,王永庆、李嘉诚给了我们启发。

因为做老板,不需要专家所描述的丰富的知识,他需要的是世事洞明的阅历。

市场没有专家,只有赢家,或输家。高手过招,决定输赢的,是阅历。所谓,阅历为王!

老板不一定是年纪大的人,

但是,老板一定是阅历丰富的人。

我要强调的所谓的阅历,就是做事、做人、管事、管人这四个方面的经验的积累。

为什么做事、做人、管事、管人的阅历,对于做老板那么重要,而且缺一不可?

做事的阅历积累——当老板的立身之本

社会阶层:从“学生”到“员”。

没有“做事”阅历的积累,就没有将来当老板的立身之本。

做事的阶段,是思考力最佳的训练阶段,这时,不要斤斤计较待遇的高低、工资的多少。只要能够生存,就一定要选个自己喜欢的,有利于发挥自己特长的行业与单位,认认真真地把基本功练好,这样才有进一步积累中高级阅历的机会。

同一批学生一起被招进一个单位,大家这时候都处于“做事”阶段,职位都称为“员”,有业务员、会计员、打字员、统计员、驾驶员、服务员、售货员,等等,职责就是“做事”:听候命令,完成任务。

做人的阅历积累——当老板的人脉基础

社会阶层:从“员”到“长”。

会做人,会为将来当老板打下雄厚的人脉基础。

有些人收入并不高,但是对朋友、对客户,待人接物时,给人感觉很大方、很热情,将来他创业当老板,一定会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

平时不助人,急时难求人,就是这个道理。

过了3个月、半年或者一年或更长时间,有人“升官”了,他的职位带“长”了,如班长、科长、柜组长、机长,现在有的3个人的部门也任命一个经理;这时候他的职责,除了自己干活,还要给大家派活,分配任务,这叫“管事”。

有人会纳闷,我们大家一起进来的,我们干得也不比谁差,为什么他带“长”了,我们还是“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