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过多

这里指的是跟气温和运动无关的出汗,且出汗量比常人多几倍。医学上常见的情况为盗汗和多汗。

盗汗

医学上把非睡眠状态下的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名词,指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停止。

多汗

多汗即出汗多,患者在常人不流汗的情形下也大量出汗。稍热的环境、紧张的情绪、轻微的运动,都会导致汗珠淋漓、衣着浸湿;双手潮湿、冰冷,导致干裂、脱皮,影响正常社交及工作,甚至可能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查一查

盗汗自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1轻型盗汗。

多数在深度睡眠状态中出汗,或在凌晨5点左右,或在睡醒前1~2小时的时候容易产生汗液,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没有再出汗。一般不会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2中型盗汗。

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就排出来,甚至可使睡衣湿透。醒后汗也不出了,擦干身上的汗液后,再次入睡也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的感觉,醒觉后有时感到口干咽燥。

3重型盗汗。

汗液极易排出。入睡后不久或即将入睡时,就有汗液大量涌出,汗出后可以被惊醒,醒后汗液不再排出。再入睡又再次出汗。出汗量比较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同时混有汗臭。

有的汗出得更严重时,甚者可以浸湿被褥,一夜需要几次替换睡衣,否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症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睡在席子上时,汗液还能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很烦躁,出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体温常常有低热或潮热,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多汗自测

常见于手掌、脚底、腋下、鼻尖、前额、外阴等,常伴有末梢血管内的血液循环不良,导致手脚湿冷,冬天易生冻疮。

脚底多汗常会导致汗液蒸发不畅,产生脚臭;而腋下多汗则容易受到细菌感染,产生异味,即狐臭;手部和面部的多汗则常使人面临尴尬处境,使人的生活、工作及社会交往都受到很大影响。

提示与建议

盗汗

一般的,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甚至虚脱,对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自我养护。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听取医生的建议,结合平时的生活体会,摸索出对自己病症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采取最适合自己的食疗调养方式。应禁食辛辣易上火的食物,切忌饮酒,并多吃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保证汗腺的分泌功能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室温不宜过高,甚至可以偏凉一些。

4日常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积极治疗。

多汗

青少年期就开始出汗多,多汗部位局限于手部面部或腋下,有对称性;其他部位出汗也可能偏多;多汗与情绪有关,天气热或情绪激动时更明显;冬天手冰冷、出汗多,这些都是多汗的特点。但多汗的确诊,还是要咨询医生,必要时做一些医学检查,同时还要排除其他疾病(结核、甲亢、糖尿病、肥胖等)所导致的出汗增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