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左岸的传奇

跟着电脑屏幕上的图片及店主人乔治?惠特曼的口述导览下,又将巴黎这家四个楼层的

“莎士比亚书店”上上下下地走了一回。

我爱逛实体书店,但是当情况不允许时,能如此虚拟神游一番,也算是望梅止渴吧!另外,乔治?惠特曼在巴黎开店半世纪后,也有了专属的网站,里面有他感性的告白文字,已是九十岁的人了,到底还能撑多久呢?书店的未来又将会是如何?我其实已经在心中默默向老人告别。一位朋友在2001年春天前往巴黎,我请她非得替我去书店走一回, 朋友来信说书店比数年前更加宣告自己的存在,观光客似乎愈来愈多,不知道是好还是坏,我宁可浪漫地想着这是书店不死的表征。

无论巴黎这家老牌的“ 莎士比亚书店”是否能存活,令人欣慰的是,1997年秋天,美国旧金山“凯若书店” (Carroll's Books)的店主俊?凯若(Jim Carroll)在不远处也开了另一家英文二手书店, 取名为“旧金山书店”(San Francisco Book Company),据一些拜访过的书友描述,那是家小而美的精致书店。2001年夏天,我和凯若在他旧金山的书店会晤,他提到自己每到巴黎时也经常造访邻近的“莎士比亚书店”。他并私下透露自己有个心愿,那就是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买下这家老店,让河左岸这则传奇能继续流传下去。听凯若如此说,我在感动之余,不禁向他深深一鞠躬,央求他务必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他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也是其它爱书人的心愿。

Update for 2007

后续笔记

无庸置疑,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独立书店当首推乔治?惠特曼的“莎士比亚书店”。2006年法国文化部长颁发给乔治“艺术及文学勋章”,以表彰他半世纪以来对文学与艺术的贡献。继丝薇雅?毕奇之后,乔治以他特有的作风,让自己, 也让书店成了不朽的传奇,而这传奇的色彩更因为媒体的传播更形浓厚。

2 0 0 4 年一部美国发行的电影《爱在日落巴黎时》(Before Sunset;是另一部影片 Before Sunrise 的续集)一开场的镜头就是巴黎这间“莎士比亚书店”。影片从两位阔别九年的男女主角,在此重逢而起始。他们的话题也先绕着书店打转,剧中男主角是一位美国作家,女主角则是巴黎人。我想不出有其它场景比“莎士比亚书店”更恰当、更浪漫的了。

接着2005年又有一本书《时间在此变得温柔――逗留巴黎“莎士比亚书店”》(Time Was Soft There: A Paris Sojourn at Shakespeare & Co.),这本书先在美国出版,之后又在英国出版,书名则改为《书、法国面包、臭虫》(Books, Baguettes and Bedbugs)。作者杰瑞米?莫瑟(J e r e m y Mercer)曾任加拿大渥太华一个报社的记者,主跑社会新闻,总是报导凶杀案之类的事件。有一次因为在文中泄漏了一个线民的名字,以为自己会被对方追杀,而仓皇逃到巴黎。莫瑟在盘缠用尽、一筹莫展之际,意外发现了河左岸免费提供睡床的“莎士比亚书店”,于是在2000年初兴奋地搬了进去,他在这里寄住的几个月期间,与乔治发生了相当微妙的互动。

他以记者之眼,生动地描述了书店内一些形形色色的寄宿过客、这些人如何为了赢得乔治的信任而争宠,以及书店的浪漫与不浪漫 (卫生条件奇差,蟑螂、老鼠、小偷横行)之处;更有意思的,莫瑟不仅写出乔治阴晴不定的性情、荒诞的行径,还展现乔治可爱、可笑、可怜、可怕又可敬的多样面貌。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既实际又不实际的老古董,如何以一己之力,让“莎士比亚书店”成了庇护诸多失落灵魂的避风港,乔治仿佛是现代版的堂吉诃德。

这些传奇历年来也成了一些纪录片的主题,2003年发行的 George & 算是最佳的代表作之一。五十二分钟的纪录片在Google网站中完整播出①,让人对乔治及“莎士比亚书店”的印象深刻。片中采访了不少人,包括一些前后期在书店寄宿者、书店隔邻的咖啡店老板、教授学者、旧金山知名书店“城市之光”的主人劳伦斯?佛林格堤、澳洲的传记作家兼藏书家约翰?巴克斯特(John Baxter)等,前述的作家莫瑟也出现在片段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