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爱与恨是人类生活的根本问题(3)

第一点“平等观念”指的是婚姻不再是男尊女卑或主从的关系,夫妇间存在的应是平等的关系;卒于“角色的弹性”指的是除了生理上的差异外,婚姻家庭中的责任包括经济、亲职教育,尤其是家事,不再仅由女性一肩挑,同样地也没有什么事非男人做不可,夫妻间所有的事情应两人同心协力一起做,或分工负责轮流来做。

最后“开放的交往”,指的是既然婚姻是以爱相信任为基础,但投入婚姻生活并不表示应从此断绝所有与同性或异性的交往,彼此必须尊重除了婚姻中的伴侣以外的人际关系发展,突破两性在婚姻之外没有真正纯友谊的迷思。

·门当户对学问大

在封建的年代里,婚前择偶条件最重要的一项是“门当户对”,主要选择的不仅是配偶对象“本人”,而是配偶本人所隶属的“家族”,这是恋爱是两人事,而婚姻是家族事的最佳注解。

对现代人而言,“门当户对”已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阶级划分或传统龙配龙、凤配凤的窄门通婚,反而是给择偶者一种较客观的观念问题,诸如彼此教育程度的问题、宗教信仰的问题、职业的问题、家庭型态的问题、兴趣和嗜好的问题、健康问题,还有心理及生理的问题,及社会关系的问题与经济基础的问题等,这些必须要去面对、考量与讨论的议题,在某方面也可避免把结婚对象的理想标准订得太高,导致找不到真正的对象,或是结了婚才发觉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太大,对婚后生活产生痛苦、乏味及后悔。

以教育程度的问题而言,教育程度是一个人思想观念的启蒙与植根的基础,三、四十年前,男性在择偶时都会主动地把对方的教育程度比自己降一或二级,如果男士是大学毕业,其择偶对象的学历会以高中或国中程度为准;若男士本身是高中程度,那么他的择偶对象一定会找国中或小学毕业者,这种情形普遍发生在女性较未能受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里。

另一个因素就是男性们的自尊心作祟,不希望妻子的教育程度高过自己,怕难以驾驭她。而如今不但可采教育程度相同的标准,再加上网际网路世界的无远弗届,更提供了现代男女们另类思想、观念融汇与交流机会的平台。

宗教是种信念的信仰,通常子女们的宗教信仰都会受原生家庭父母的影响,对很多家庭成员而言,特定的宗教信仰已是自己和家庭的共同精神寄托,更透过宗教团聚与仪式而达到维系与联谊情感之目的。另外,有些宗教的教义会严格规定不能跟非同一宗教的教友通婚,你可以不理解,但给予尊重是一定要的。

至于职业的问题,根据统计,辜湾女性结婚的对象,共理想职业第一顺位是医生,然后依序是高科技工程师及公务人员等,理由不难理解,除了上列职业的社会地位高,更重要的是医生和工程师的收入比一般人高,且收入丰厚才能过高度物质享受生活,而公务人员则是职业稳定与保障性够。但在实际案例中常发现,有很多收入高、财产多的夫妇生活并不幸福美满,因此职业好坏似乎不能以收入高低为主要判定,贩夫走卒、靠劳力维生的人,其家庭生活也可过得很好,且夫妻间更相互体贴。

而以前保守的社会里,男人多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出外工作,所以“抛头露面”的歧视心态,时至今日,妻子是否要外出工作已经不是应不应该或对不对的是非题,而是妻子当事人愿不愿意的选择题。因此,在走人婚姻前,对择偶对象职业类别的选择,恐怕不能不把对方的职业是否正当、对国家或社会是否有贡献、对本身的职业与兴趣是否能配合等方面列入决定的标准。

家庭型态当然在选择对象时也是需注意的。大都会的小家庭生活态度和农村大  家族的生活文化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各有其优缺点,同样地,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  背景也各有区别。

至于兴趣与嗜好的问题,有一种看法认为兴趣和嗜好都是可以培养的,结婚后  再彼此影响对方不迟;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与兴趣嗜好大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兴趣和嗜好都是经过长时期的培养才形成的,而且跟性格、职业及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要维持个人身心健康与增进家庭生活的情趣,兴趣与嗜好是  让生活变得多彩多姿的调节剂。

在心理观念方面,尤应排除传统或封闭社会时所谓“相生相克”的人为迷信,会这么说是因为常有个案误信算命师的话,让爱情或婚姻横生波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