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 —— 才明志自高,东风一梦遥

探春是贾政的庶出女,赵姨娘所生。她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虽是女儿身,却举止大方,胸襟阔朗,毫无女子的娇柔之气。她曾满眼泪水地感慨道:“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心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儿家,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

“一句多话都没有我乱说的”这话耳熟,仿佛就是林黛玉初入贾府时的心态。而探春的小心翼翼、行事谨慎,又与黛玉不同。黛玉寄人篱下,怕人耻笑,怕人说不懂礼节,而探春则是因为庶出身份,生恐别人不尊重,生恐别人欺辱。

封建社会的大家庭,庶出极不光彩,探春偏偏又是人人讨厌的赵姨娘所生,若不对人对事特别谨慎,又怎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然而,正是这种缘由,激励着探春成为了精明聪慧干练果断的女子,就连王熙凤都叹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只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没托生在太太肚里的探春极力与生母赵姨娘撇清距离,说她不过是阴微鄙贱的见识,而自己只认得老爷太太,别人一概不管。甚至在舅舅赵国基去世时依然不念情面,未多给赵姨娘一文钱。

表面上看,探春没有把生母放在眼里,实则是她的庶出身份与赵姨娘母子不受众人爱戴阻隔了探春心底的亲情,使她感觉在贾府生存有了很大的压力。为了维护尊严,她不惜痛骂赵姨娘,还与她刻意保持距离,别人眼底的大义灭亲,为她树立了更深的威望与更多的尊重。可谁会真正懂得探春呢?其实她的心无比痛苦和矛盾,正是她刻意与生母保持距离,才使得她可以像一张无形的保护伞,默默地保护着赵姨娘与贾环,才使得每每惹是生非的亲娘与亲弟兄不致在贾府的下场更惨。

探春的凄苦,远比黛玉湘云还要苦。黛玉和湘云虽然失去了母爱,却可以在梦中惦念,而她的苦,母亲近在身边,却要狠心地与她断绝。这种苦,使探春犹如一把在风中徐徐燃烧的火焰,若你不接近,它便平静地燃烧,若你一旦去侵犯,它便爆发出熊熊的烈火,将你瞬间吞没,将你一刹那燃成灰烬。还记得王善保家的和王熙凤抄检大观园,探春秉烛开门而待吧,就连王熙凤都要赔着笑脸向探春道歉,王善保家的却不识相到探春身上去搜,结果狠挨了探春的一巴掌,想必半张脸都要肿胀。探春的烈,使得府中的丫鬟和老妈子们无一不敬惧。

倔烈的探春,在坚忍与用心良苦的生存状态下,依然保持着锦绣高雅的气韵,如一朵带刺的玫瑰,高贵着绽放、高贵着美艳;也如一丛盛开在秋爽斋的白菊花,轻轻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漫漫氲氤着孤傲的高洁。

探春的远嫁,是众所公认的事实。但远嫁到底有多远?又嫁给了谁?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探春抽到了杏花,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探春自然是王妃,王却不是本疆之王,不然何来一帆风雨路三千?何来把骨肉家园齐抛闪?探春漂洋过海,如断线的风筝,嫁去了遥远的地方,就如昭君出塞,又如文成公主入藏,背井离乡、骨肉分离,不尽的泪水涟涟,无垠的痛苦弥漫。为了朝廷的安宁,为了家园的平安,心气高傲的探春,终如一粒棋子,带着许多不舍,一去不返。

这一去,海天茫茫;这一去,无边无际;这一去,心无所依;这一去,无限思量。探春最难以割舍与最惦记的人其实是赵姨娘与贾环,再也不能每日都守护母亲与弟弟,再也不能陪在她们身边,却可以想象得到她们如何惹人生厌、如何被人欺辱,探春的心,有多么多么苦呵!

宝琴曾提到一个真真国的女孩子,说她写了一首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这岂不是远嫁的探春写照?这岂不是探春对故土难以抑止的思恋?探春是为和亲,却依旧薄命。因思乡而郁郁,因惦念而痴狂,这朵带刺的玫瑰,终于凋零在远方。

可怜探春一抹香魂,穿越着海天,在缥缈之间,遍寻不到故时的家园!那时那刻,草长莺飞的记忆牵引了探春的慌乱,她的魂,孤独地飘啊飘、飘啊飘……

无处消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