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他人源于自我领导(7)

我们渴望领导者真诚,憎恨他们的虚伪。如果你立志成为一名领导者,就必须认识到:只有真诚地带领团队或组织前进,才能够树立真正的威信,从而增进员工之间的互信、合作和宽容,最终实现目标。员工并不要求你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典范,但他们确实希望看到你的行为表现与你为团队和组织指明的方向有着密切联系,或者他们至少看到你对自己的短处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在努力地完善自身,从而缩小个人和组织之间的绩效差距。否则,他们只会耸耸肩,对你的团队和组织改进说辞与计划不屑一顾,觉得那只不过是“肾结石式管理”,疼上一会儿,但持续不了多长时间。

领导者是造就的,而非天生

不少人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是做领导者(作家、演说家、谈判专家、战略家等)的材料,所以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在他们看来,自己现有的领导能力、特质和性格都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你仅仅因为没有“领导天赋”就放弃提高自身领导能力的努力,那么不是受到误导,就是在逃避,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你会有意无意地选择做一名“理智的”温度计式管理者,跟着大家的步伐前进,而不愿意做“不理智的”恒温器式领导者,去开创专属自己的道路。既然决定让运气来做主(就像那首误人的歌曲中所唱的:该来的总会来),选择放弃掌控自己的命运,那么别人自然会前来替你掌控。如果你不打算摒弃致命的“受害者”思维,那么就等于任由悲观情绪滋生蔓延。同时,你也放任团队和组织的绩效水平毫无提升。正如个人效能演说家、作家金克拉所说:“生活充满选择。今天你选择为生活付出多少,明天生活就会给你回报多少。” 

美国开国元勋、政治家、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致力于终生学习和永无止境地提升个人。他在《道德的艺术》(The Art of Virtue )中记录了自己的人生,并谈到自身的提升步骤和个人绩效体系,对我们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富兰克林曾说:“花光口袋里的钱去充实头脑吧,没有人能把你学到的东西拿走。对知识的投资总能获得最大的收益。”现代研究表明,在200 多年后的今天,富兰克林对学习的建议仍能经受挑战:

◆ 多伦多大学管理系市场驱动质量研究所道格·斯内森格对326 名加拿大首席执行官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无论规模大小,也无论身处何种行业,只要领导者善于学习,他们的组织就比不善学习的领导者带领的组织更能实现经营目标……高管团队的学习绩效越高,公司的发展越好。” 

◆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鲁契亚诺·帕瓦罗蒂十几岁时在儿童唱诗班里表现平平,人们之所以让他参加是因为唱诗班是由他爸爸赞助的。帕瓦罗蒂希望像恩里科·卡洛斯一样,让人们对他充满崇拜与尊敬,于是就开始不断地苦学、勤练,再苦学、再勤练,结果真的获得了今天的成就。

◆ 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只有10% 的受访高管有“学习型思维”,他们在“整个团队中工作绩效最高”。学习型人员在学的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优秀品质……注重从多方位学习……善于打比喻以跟人更好地交流,以灵活的风格与人展开讨论……这些特点在其他管理者身上十分少见”。

◆ 沃伦·本尼斯指出:“他们(指他曾经采访过的领导者)都认为领导者是后天造就,而不是天生的。成长为领导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借助于各种外部方式……这么做的领导者在整个人生中都会持续地成长、进步。这就是领导力的优良传统……想做领导者跟想当医生或诗人一样绝非易事。很难精确测算出高绩效领导者应花多少时间用于个人提升。但我认为,至少应占10% 左右,即是说:如果按每周工作50 个小时来计算的话,那么他们花在个人提升上的时间大约为每周20 个小时,或者每个月2~3 天。个人提升的方式多种多样。对我而言,读书是最佳的选择。15 年前,我就开始每天早起45 分钟,先去锻炼,再阅读一些个人成长或心态方面的书籍,然后祈祷和沉思。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