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因材施教
【原典】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
【释义】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成为只有某种具体功能的器皿。”
因材施教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因材施教是指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可见,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
在教育和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但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往往又要采取个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方法。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的,没有统一要求,因材施教就会失去明确的方向;没有因材施教,统一要求就很难真正做到。
要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必须根据个性和共性辩证联系的观点,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从其多种多样的个性中概括和把握学生的共性,把教学措施主要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即相近的智力水平、相近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但是共性寓于个性中,并且共性只能大致地而不能完全地包括一切个性。因而还要有相应的教育措施以适应学生个性的不同。
孔子因材施教并非没有统一的要求,他的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有统一的要求,但不采取“一刀切”,所以他说“君子不器”。德才兼备的人要不拘一格,多方面发展,不要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因此,他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他的精心教育下,孔子的三千弟子成就各不相同,七十二贤人更是精通“六艺”,十名“尖子生”又各有所长。其中长于德行的有颜回、闵子骞、仲弓、冉伯牛;长于言语的有子贡、宰予、长于政事的有子路、冉求;长于文学的有子游、子夏等。
所以,“君子不器”不仅是说“君子”不应该成为只有某种具体“功能”的“器皿”,更重要的则是教育本身不应该使人成为只有某种具体“功能”的“器皿”,必须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对这一教学原则的研究和运用已进入比较成熟、完善的阶段,特别以美国和日本最为突出。他们注意这一原则的根本原因是其国家教育的目标和观念,把培养自由发展的人作为重点,强调个性的充分解放。然而,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中大一统的思想使我们忽视了这一点,使本民族在“因材施教”这一优秀遗产的继承和运用上反而落后于外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价值观、集体意识的培养,却忽视了个体自主性与独立人格的培养,忽视了个体意识和独立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方面的意义与作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答案、统一的价值观念和统一的行为准则,在这种统一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的爱好和丰富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创造力受到压抑,个性得不到发挥。所以,虽然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还是引起了人们对我国教育制度的质疑: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没有培养出特别出类拔萃的世界级大师?没有培养出顶尖级的人才?没有一个在国内工作的人获得诺贝尔奖?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并培养学生的特殊才能以适应社会不同领域的需要。
人的高贵之处在于有思想,任何一种真正的思想,都有鲜明的个性,而思想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他的创造性、独创性。具有独创性的学生,往往在思想和行为上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基础工作。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给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宽松的时空。
没有个性谈不上创造性。只有当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探索求知的欲望得以调动和满足时,学生才可以发现新问题,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创新性。
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对他们的个性多一份尊重,就会为社会增加一个创造性的人才。
因此,孔子这种在教学中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使之体现个性化成长,并且可在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独当一面的做法,为我们每一个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其实,教育就是要扬学生所长,补学生所短,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