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之屋》(35)

预计的签售活动时间过去一半以后,才有个男人慢吞吞地走到桌子前,在最中间的那把椅子上一屁股坐下。约翰在附近远远地看着,看着阿曼达的表情,先是紧张的苍白,然后是苹果般通红,最后绽开微笑开口说话。她深吸一口气,那个男人把双腿往前一伸,张开双臂,闭上了眼睛。没过几秒钟,他就开始打呼噜了。阿曼达的脸色变了,约翰恨不得大步走上前去,将滚烫的咖啡直接倒在那人的腿上。

接下来的一半时间,书店的活动负责人开始不屈不饶地招揽顾客,顽强地将大家拉到阿曼达的桌前。顾客们碍于面子,只好从书堆里捡起一本,假装读一下封面和折页,尴尬地嘟囔几句,然后找个机会切断和主办方的视觉接触并溜之大吉。时间到了,巧克力饼干都已吃光,但那摞书却一本也没少。阿曼达的脸色像粉笔一样苍白。

接下来的两场签售,她坚持自己开车过去。"嗯,还不错吧。"当约翰问起第二次签售的情况时她开心地答道。但这笑容只持续了几秒钟,就变成了无法遏制的啜泣,并伴随着她肩膀的剧烈抽动。第三次签售以后,她的态度比较务实了。"失败至极。"她平静得说,同时两只手分别握着一只瓶子朝大杯子倾倒,一瓶是伏特加,一瓶是橘子汁。

几个月过去,这本书卖出了两个地区的海外版权(有一小段时间,她的书在台湾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二,这真有趣,因为它在美国没有上任何排行榜)。接下来,晴天霹雳一般,出版社和代理人忽然齐齐毁约。虽然这根本不是她的错,但她却一直自责不已,整天念叨一些再也没用的假设。她说,如果她以阿曼达 · 西格彭的名字而不是以阿曼达 · 拉茹的名字出版,按照字母顺序,她的书在书店里就会位于威廉 · 梅克皮斯 · 萨克雷和保罗 · 索鲁 [1] 之间,和狄兰 · 托马斯 [2] 放在一起(网上的作家社区都认为,约书亚 · 费里斯的书之所以卖得那么好,是因为他的名字和着名作家乔纳森 · 萨弗兰 · 弗尔  [3] 非常相似)。她本应自己组织一个长途签售,带上 GPS,在复活节的海滩上将每本书都卖出去。她本应做一个交互性的网站,设立一些竞赛活动并开一个博客。约翰看着她一点点将自己逼入疯狂,却感觉无能为力。然后忽然有一天,她的自我抽打结束了。她给以前的老板打了电话,重新回到以前的工作岗位,再次开始面面俱到地赞美戈尔特斯户外面料。后来,他们才发现这个举措挽救了家庭财政,因为不久以后约翰也失业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