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许多乐于接受挑战的教师,他们勇于尝试教导这批低学习动机的学生。他们在教学的巧思中,获得极大的满足,而许多成功的个案都是因为身处小型资源班,师生之间有较多的互动,及对学生活动的限制较少。尽管如此,这类工作还是令人精疲力竭,但大部分个案毫无回馈可言。因为在资源班很努力的学生,在回到先前让他们沮丧的且较无弹性的较大传统班级之后,往往都会拒绝努力。
在熬过了几年艰辛磨人的岁月后,某些资深老师会离开教学岗位,转任报酬更好、职等更高的职务,如顾问、管理、辅导和教练等。如果保证给他们更多肯念书的学生及与转任职务同等级的薪资,大部分老师宁可留任教学岗位。也有相当数量优秀的中等学校教师,因为这么多学生不念书而心灰意冷,但每天却又无法不面对,因而转行到工作更轻松、待遇更好的行业。然而大部分老师会发现他们的情况介于中间:一些不错的学生虽然带给他们若干的满足,但却还谈不上工作上的回馈。如果你属于这群老师中的一位,本书所提供的教学上改变的建议,将会带给你工作上更大的满足。
自从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后,为了改善学生学习效能低落的问题,课程改革的口号响彻云霄,然而效果不彰。我们都知道加深课程难度的论调,无助于减少学习动机低落学生的数量。我个人认为,除非我们停止类似的泛泛之论,开始正视学校教学结构的调整,以及老师在这个新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给予这些改变一个公平的实验机会,否则,我们将永远无法减少被强迫来学校却无心向学的学生人数。他们许多人是因为无所事事才来学校,但是大部分在还没毕业前,就被迫退学了。
基于我们无法使超过半数的公立学校学生用心学习的这项事实,我相信沿袭已久的传统中等教育体系的气数已尽。这个体系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一位站在教室前面的老师,面对三十到四十位排排坐的学生。传统上,这位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课堂的一切都掌控在他或她手上,而学生也只能依靠这位忙碌不已的老师,自个儿学习。不但学生之间不会彼此共学,而且在大部分的课堂上,由于彼此是成绩的竞争对手,所以没有人愿意帮助其他人,反倒是别人学得愈差,对自己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