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钩沉(33)

这里插叙一件事。

萧三从狱中出来后,曾收到公安部吕汉松同志1982年 2月10日来信,看来他们很纳闷:“从鲁迅日记上看,鲁迅曾给萧老书简应有6封,尚缺 1933年11月24日、1934年3月6日、1936年4月20日 ……”萧三无法解释。

我们只好猜测:1934年与1936年两封信,若寄胡兰畦转,自然会落入德法西斯手中,因为她已被捕。也有可能国内根本没有让信寄出,“没收”了……总之这两封信的遗失应在预料之中。至于1933年的那一封,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总之,左翼人士的信件丢失不奇怪。

萧三回答公安部时说:“自从我 1935年去了解散‘左联’的信后,他(鲁迅)不再与我往来了,谁知他还来了信?” 这珍贵的三封信的去处,就此成了世纪之谜,不知何日才能解开。胡兰畦说,当年的记忆依旧清晰如昨:当她坐的船到达列宁格勒时,苏 联文学会派了一个女同志到船上来接她并安排她乘火车到莫斯科。她从这位 女同志那里得知萧三同志将亲自到火车站来接她。谈到这里老人沉思了一下 说:“对于这位素负盛名的诗人,我从来是十分景仰的,我们虽有过几次书信 往来,但并未见过面。我坐在火车上一直构思、揣摩着他的形象。 “ 到达莫斯科站了。站台上,尽是一群群外国人,老人轻轻地笑了起来,说:“我忽然看见一位身穿白帆布西服、结着一条鲜红领带的中国人,我忽然一闪 念,这一定是萧三。我毫不犹豫地向这位不断向车厢张望的中国人走去。他 也毫不迟疑地大步向我迎来,老远就伸出双手。热情洋溢、满脸堆笑地紧紧握 住我的手。我们竟然没有通名就挽着臂膀走出了车站。在刚踏上一个陌生国 土的时候,受到一位自己的同胞、同志这样亲切地接待,我激动得泪光莹莹。 “ 萧三提着胡兰畦的旅行箱,把她送到当时最漂亮的莫斯科大旅社。进入 住房后,萧三很热情地说:“你受苦了,受苦了!”胡兰畦说,自己这时才仔 细地端详了萧三同志,他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诚恳、热情、和蔼可亲的 人。当时是1934年 8月。

后来,萧三为胡兰畦在苏一次作代会上各种场合的讲话都做了翻译,并 详尽地向她介绍苏联革命的历史、现状、政策、法令以及风土人情,带她一 同会见高尔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法捷耶夫,以及 当时的一些党政要人。胡老说:“在萧三同志的介绍和帮助下,我仿佛被启迪 了心智,打开了眼界,进入了一个新天地。 “胡老微笑着,脸上溢满着幸福的 波纹。她缓缓地说:“1934年8月 17日,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在高尔基 的主持下庄严而隆重地开幕了。我第一次看见了高尔基。他是那样的朴实和 慈祥。他嘴唇上的胡须很浓,头微微地偏着,好像一个中国的农民老大爷那 样平易近人。他是苏联文学界的向导,是他们严厉的师长,他们的保护者。

看到他,我激动得不得了。

“萧三在大会上做了简短的发言,介绍了鲁迅在中国革命文学中的领导 作用,还介绍了茅盾的《子夜》和《春蚕》。

“我第二次见到高尔基是在大会场的休息处。窗户下安置了一个过道, 苏联的作家代表和外宾都列着队一个个走到他面前和他握手。我和萧三同志 也和其他的代表一样和他握手,说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鱼贯而出。

“8月26日,大会闭幕前的一个晚上,高尔基设宴招待作家代表和外宾。

“那天的宴会设在莫斯科近郊高尔克村高尔基的消夏别墅里。宴会盛大庄严。下午 5时,汽车络绎不绝地开向那里。高尔基站在第一层楼的扶梯口接待来宾。同我一起上楼的是萧三同志和一位苏联作家、话剧《怒吼吧,中国!》的作者。我用德语说话,他给我当翻译。当我走上楼梯口、高尔基和我握手时,我握着他的手没有放。我说:‘高尔基同志!我不是一个作家。我不配参加到这些文学家、艺术家的行列中,更不配到你的这个盛大的宴会中来。我很惶恐。我们中国的作家、诗人都给蒋介石活埋了!我要求你为他们抗议啊!……’说着说着,我压抑不住心中的悲恸,竟哭了起来。那位苏联作家给他翻译了我的话,高尔基也同我一样涕泪交流地哭起来。他的儿媳妇赶忙出来把我扶到高尔基的书房里,斟了一杯白兰地给我。

“这天晚上,高尔基坐在主位上,把我安置在他靠右手边的第一个座位上。左手边的第一个座位坐的是莫洛托夫,再过去是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马林科夫等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其余作家代表顺序就坐。宴会一开始,高尔基首先声讨中国人民的敌人蒋介石:‘让我们大声疾呼:谴责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和叛徒的罪恶!’然后他指着我对大家说:‘这是一个真正的人。 ’他讲了我最近的遭遇,又写了一张字条给莫洛托夫说:‘现在她不能回去,照顾她住一些时候!’ “宴会后的第二天,我在大旅社接到一个电话,说请我去看房子。我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萧三同志来了,才知道是莫斯科苏维埃政府给我分了房子,在普希金广场附近的一条街上。当时苏联的房屋十分紧张,他们却给我分了一套有书房、卧室、饭厅带洗澡间的完整住宅,里面家具齐全,这完全是高尔基要莫洛托夫给予我的特别照顾。

“萧三同志去南俄以后,高尔基又邀请我到他的别墅去参加过一次他的家庭晚宴。 “ 胡兰畦后来的马列主义信仰更加坚定,革命观点也更加成熟了。萧三也 为此自豪 ——他为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介绍了一位真正的朋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