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听就好

他温暖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几年前,我因车祸受了伤,他曾耐心帮我解开心结,鼓励我面对生活中现实的一面。然而今天,他打电话来,却是向我道歉的。

“真对不起,”他说,“我承诺把报告送到你的保险公司,让你的按摩治疗可以获得理赔。可是,我老婆流产了,她那时正在打单据……所以,报告到现在还没有送出去。”

“达伦,”我说,“你现在一定很难过,宝宝当时多大了?”

“十一周大,”他立刻回答,似乎还为我的话感到有点惊讶。“医生告诉我们,说宝宝有很多问题,而且……呃,我想上帝知道他在做什么。”

“真令人难以相信,”他继续说,“我妻子的同事们知道后,竟然全都避开了她。没有人敢靠近她——他们也许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所以才躲着她,可这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我妻子很难过,那天她回家后告诉我说,她觉得自己像染上了瘟疫似的。”

“你一定很难受,你希望她的同事能够理解她,结果却听到这样的情况,”我说,“我很理解失去宝宝对你的影响,达伦,”我解释说,有个老朋友曾告诉我,因为妻子流产而失去宝宝的丈夫也需要和人谈谈。我补充说:“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可是直到现在,那位朋友还在为那个他从没有抱过的儿子伤心。”

“是啊!是啊!”达伦感叹道,“大家应该知道,人有时其实只需要有人倾听就好。男人也是一样,有时需要和人聊聊。”

达伦的故事提醒了我:当朋友、同事或家人碰到伤心事时,一开始必然会非常痛苦,需要找人倾诉,这时我们不应该觉得自己有说很多话的必要。可能会帮得上忙的,就是让他们说说自己心中的忧虑。

对于不幸流产的女人来说,她们及家人最担心的,是以后不能再生孩子。他们或许在想,再次怀孕可能不是个好主意。

遇到这类不幸,我们总是恨不得马上就跑去劝他们(试图压抑住这种冲动可能会很困难),对他们说“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或是“失去宝宝是有理由的”。

可他们或许会反问:“为什么偏偏是我?”

这是个合理的问题,但我们不需要提供答案。相反的,从他们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一些感受,我们应该把我们的发现反馈给他们,因为作为当事人,很可能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感受。

当朋友问你:“为什么偏偏是我?”你可以说:“是啊!不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一定令你很难受。”那她可能会马上响应:“对,我觉得这都是我的错。”

这时,你可以把她所说的话换个方式再说一遍:“听起来,要是你能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就会好过多了。”

而她可能会说:“我就是不明白。这太不公平了。”

这时你或许会发现她其实是很愤怒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温和地、不带评论地说出你的观点。例如:“你好像在生气。”然后停下来,接着她也许会说“正是如此”,或者会让你知道她的另一层感受。她可能会说:“没有。我一开始是很愤怒,但现在我只有悲伤,非常悲伤。”

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说的话上,用心感受他们的精神状态,用这样的方式你可以让对方知道,你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即使你无法想象他们在经历这件事时真正的感受。要让他们觉得,不管他们有什么感受都没关系,而且也无须急着摆脱这种感觉。那么他们也许会告诉你,他们对孩子有些什么期待,对自己正慢慢爱上的那个小东西怀有什么梦想。

此外你还必须了解,不是每个流产的人都愿意立刻谈论这件令人伤心的事。有人告诉我,她流产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我不是失去一个孩子,那不过是个十一周大的胚胎罢了。”几年后她才明白:把流产当成一次医疗事故、把孩子叫做胚胎,都是她回避失去孩子这件事的痛苦和失望的表现而已。过了好几年,她才有勇气说出自己内在的伤痛。

这就是为什么在谈话时,注意对方的精神状态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当人们正在难过的时候,你不知道他们是否想立刻找人倾诉。有些人可能想谈,可有人则觉得没有人会真的想听他们的感受。“毕竟,”他们会想,“没有人可以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么干嘛找人家谈?”然而,当某个人走进你的生命,让你觉得,对他来说唯一重要的就是和你谈话,那种时刻真令人觉得幸福极了。

■疗伤笔记

有时那些经历痛苦的人反而只希望被当作正常人对待。如果有人不知道该如何去对待一个痛苦的人,他必然也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内心的痛苦。该如何做个好的倾听者呢?

⊙看着对方的眼睛

⊙试着让你的呼吸的节奏与对方保持一致

⊙只是询问对方的心情和想法,不给评论不给建议

⊙敞开心去体会对方当下的感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