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生而不同(1)

2、人生而不同

我常想:什么时候我们的主流教育才会接受“人生而不同”,进而帮助我们的孩子接受自己和他人?

传统学校教育老是以为所有学生是一样的,由学校提供相同的教材,教师用一样的方式,采行共同的进度,要求学生步调相同,一起学习。

学习成效好的(考试时能得高分的),被称为好学生;学得不好的(包括太快或太慢的),就被称为特殊学生;勉强跟得上步调的,就是普通学生。这把判定的尺,是在编教材时就定好的,于是所有的孩子就这样被分类了。

可是研究学习心理学迄今,我自己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真心发现孩子认识世界(也就是所谓“学习”)的途径并不相同。有的孩子特别长于语言沟通和思考,有的孩子除非亲手摸过或化为图像,否则难有感觉。现在盛行的多元智慧说,把人类了解世界的方式划分为至少七类:语言、数理逻辑分析、空间表征、音乐思维、动作技能、对他人的理解、对自我的理解。而传统学校提供的“教学方式”,总是偏重在语言和数理逻辑分析两方面,其他部分就弱很多。

种籽学苑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提供一个机会和环境,让每位孩子都发现自己的“好”,找到自己认知世界最有效的途径,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和速度来学习。

我们希望打破家庭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迷信,回头了解自己的孩子,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让度量学习的尺从学校回到自身,那么每位孩子才有明朗、自信的可能。

这样的路当然是难走的—尤其在种籽提供的教育只有六年的情况下。我常想:什么时候我们的主流教育才会接受“人生而不同”,进而帮助我们的孩子接受自己和别人呢?只有这样,学校才不会“教”出这么多内心自卑,充满愤怒的孩子,我们期望的祥和社会也才不会永远只是一个梦想和口号而已。

问:我一直不懂开放教育到底要开放什么,学校同仁对学生的期望是不要出事就好。我认为所谓的开放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师的心灵要开放,他要能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去创造思考,而不是学学台语,认识本地古迹就叫开放教育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