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3)

中国面对一盘死棋

现在我们逐个分析:

在“三驾马车”当中,出口下滑,而且是快速下滑,剩余的两个就是投资和消费。消费屡拉不动的根源,谁都知道,是中国民穷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所致,短期内难以改变。那么,能够指望的,首当其冲理所当然就是政府最钟爱的投资。但是,投资缺钱:

中央财政自1978年以来,除1985年有25亿元的账面结余外,其余年份全部都是赤字。

地方财政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绝大部分处于赤字状态,到2007年年底时,中国地方债务余额约为4万亿元人民币。

决策者突然发现中国经济在面临着一种巨大的威胁:在出口、消费和投资三种元素的布局中,近乎一盘死棋!出口在下滑、投资缺资金、消费长期低迷。三驾马车几乎全部停滞!

那么,如何将这盘棋盘活?

必须筹到资金,用于投资,把投资盘活——这是中国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思路。

按照西方国家的做法,首先就是大规模的减税:给企业减税,可以帮助企业在危机中渡过难关,提高生存能力,保持就业岗位不丧失,为经济复苏打下基础。而给居民个人减税,则可以增加民众的抗风险能力,减轻其后顾之忧,使民众的消费能力能够尽快保持稳定状态,静待经济的复苏。

而中国走的是相对激进的路线——以政府投资为主导,通过倾注信贷激活房地产,以盘活整个棋局。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一旦信贷倾盆而下,必然引发公众对货币贬值的担忧,在这种恐慌心理促使下,将有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从而,激活整个楼市。

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复苏政策,是以房地产为突破口的——这是中国大棋局的开始。

楼市开启拯救之路

在所有的能够增加收入的方式当中,有两种最直接:其一,卖地;其二,增加企业税、费。

要卖地,就必须抬高地价,要抬高地价,就必须托起房价。天量倾注的信贷,最终完成了这一使命——当信贷汹涌地投放到市场,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确信,货币的贬值几乎是必然的,房价的上涨当然也是必然的。在这种强烈、明确甚至带有恐惧感的预期之下,无论是实际需要住房的,还是炒房的,都疯狂地涌入了房地产市场当中。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当年房贷的数据:

2008年11月份,新增贷款4769亿元。

2008年12月份,新增贷款7718亿元。

2009年1月份,新增贷款1.62万亿元。

2009年2月份,新增贷款1.07万亿元。

2009年3月份,新增贷款1.89万亿元。

2009年4月份,新增贷款5918亿元。

2009年5月份,新增贷款6645亿元。

2009年6月份,新增贷款1.53万亿元。

……

信贷的扩张是货币供给扩大的一种形式。诚如黄达教授所言:“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货币供给的动态都取决于信贷的扩张和紧缩。”⑤

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房价最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供求关系,而是货币供应量;这个时候的住房也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住房,而成了一种金融产品。中国的房价之所以超过了美国——是绝对房价而不是相对于人均收入折算后的房价超过了美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即使没有相关鼓励措施出台,房地产市场也很容易被激活。天量信贷的投放,成为房价重起的引擎。

在信贷供应量加大的同时,中国在房贷、税率等方面,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

2008年10月下旬,国务院出台了十举措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其中第八条规定:“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2008年10月22日晚上,财政部宣布:除了强调国务院出台的对购房的优惠政策外,地方政府还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8年10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全面放开第二套房贷政策。多家银行表示,只要客户之前的贷款已经结清,则无论是二套房贷,还是多套房贷,都可以比照首套房贷的政策执行。

投机性炒房开始泛滥。

久违了的排队购房的现象开始出现。

房价重新步入上涨轨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