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让我们从上文中的成功人物开始吧。
俞敏洪是新东方的创办人。正是新东方公司在美国上市,造就了俞敏洪这个亿万富翁。后来,就有人说他是中国最成功的老师,也有人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对于俞敏洪自己来说,把这两个角色结合在一起,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
新东方是国内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声名赫赫。1993年,俞敏洪从10平米的办公室开始,8年后的今天,他所创办的新东方学校是全国外语培训的第一品牌。十几年来,它帮助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实现了出国梦,众多莘莘学子借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对于创办新东方的俞敏洪来说,当初并没有给自己定下这样重大的使命。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那时俞敏洪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梦想,而高考在当时是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尽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灯下坚持学习。
1979年,俞敏洪所在的县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他便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住在30人一间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觉就是进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来学习了,可以在电灯下读书了。到了第二年春节,俞敏洪在班里的成绩已经进入前几名。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不久中国出现的留学热潮,让俞敏洪也萌生了出国的想法。1988年俞敏洪托福考了高分,但就在他全力以赴为出国而奋斗时,美国对中国紧缩留学政策。以后的两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大减,再加上他在北大学习成绩并不算优秀,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
至此,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了迎头一棒: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为了挽救颜面,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不得不离开北大,他的生命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无天日的地步。
不过,正是这些折磨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随着俞敏洪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的了如指掌,以及他对培训行业的越来越熟悉,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具体做法是,该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而他的目标则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于是,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令人尴尬的是,第一天仅来了两个学生。而这两个学生所看到的,只是“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俞敏洪夫妻俩和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也一个人都没有。后来,尽管俞敏洪使出了浑身解数,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后,夫妻俩的高兴劲还没过去,这两个学生又回来了。因为他们觉得心里不踏实,又把刚交的钱要回去了。
俞敏洪似乎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然而,凭着一股执着和不懈,尽管困难重重,一段时间过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随之,俞敏洪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
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俞敏洪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可能让俞敏洪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的新东方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和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分布在24个城市。外语培训和考试辅导课程在新东方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89%,是该公司最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和增长动力。
“激励型”是学生们对俞敏洪授课风格的总结,这其中,他常常用到的例子就是自己的经历。后来,俞敏洪个人被媒体誉为无数渴望创业的青年学子心中的崇拜偶像,更是无数渴望留学考GRE和考托福一族的学习导师和精神教父。
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连串铭心刻骨的故事:是在被北大处分后无泪的痛苦,是在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是在被其他培训机构恐吓后浑身的颤抖,是在被医生抢救过来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后决不回头的努力,在绝望之后坚韧不拔的追求,在颤抖之后不屈不饶的勇气,在哭喊之后重新积聚的力量。”
类似的人物和故事还有多少,我们在这里根本无法讲完。失败的经历几乎是众多企业领导者共同的体验,唯有战胜它们的人才能轻松走下去。但是,他们都凝炼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要成功,就要先拥抱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