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投资人也很容易在媒体上看到,在上行的市场中,就会有很多报纸、网站在说“公募基金连续多少个月跑赢私募基金”;而当市场回调的时候,同样也会看到报纸、网站在说“本月私募基金跑赢公募基金”;等等。
基于同样的道理,你很少看到公募基金经理说:6000点了,大家赶紧跑吧;但私募基金经理往往会直言不讳地说:6000点了,我不玩了,回家睡觉吧。而公募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最多只能说:我们短期谨慎,长期仍乐观。因为再怎么说,公募基金都还有60%还在市场里面,不能兑换成现金。
2.忽略基金言论,盯住基金仓位
基金公司都有强效的宣传策略和手段,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这些策略和手段的目的都是指向扩大基金的管理资产规模的。
比如,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基金公司除了大力推债券基金、保本基金等低风险基金产品之外,也同时通过各种途径维护股票基金的稳定规模。而基金经理的发言,不管是接受采访,还是在各种财经论坛上的发言,其实都是经过基金公司稽核合规部门审阅的,以确保这些言论不与相应的管理要求相冲突,也不与基金公司的营销相冲突。
不过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怎么说话可能要受到约束,但投资还是他们能自己决定的领域。基金经理的言论可能会销声匿迹,但仓位的变化会反映基金经理的意图(投资者一般说到的仓位都是指股票仓位,也就是股票投资占全部基金资金的比重)。
我们从每一个季度报告上可以看出基金经理仓位的变化。此外,虽然由于精确度的关系,很多机构已经放弃了对基金仓位的测算,但仍有几家券商和第三方机构在坚持做这些测算(如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联合证券等),这种仓位水平的测算频率可能是一周,或者一个月,它对投资者判断基金经理的意图也有一定的作用。
从历史经验来看,基金的实际仓位低点和股市的低点趋势也是契合的。比如2008年第三季度末,偏股基金的仓位已经降到了70%以下。
最近一轮A股的大幅上涨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的,如果从这一次牛熊转换来说,仓位的低点恰好切合市场的低点,刚好是买入的好时机。
回顾历史也能看到,2007年的第三季度末,偏股基金的仓位达到当时的历史高点,随后市场遭遇大幅下跌;2009年的第二季度末,偏股基金的仓位也创下高点,随后的8月份又出现了超过20%的跌幅。
当然,除了对仓位的一般数据有所了解外(比如65%左右的平均水平就很低了,接近85%则很高),还有一个判断依据是:当绝大部分基金公司都不说话了,只有少数一两家开始唱多的时候,也许买入的机会就来了。
笔者的看法是,不要相信基金公司说的什么时候都是买点,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指标加以分析。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2007年你买到一只中等表现的基金,那么你至少要花两年以上的时间来消化你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