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子高出使齐国(1)

来看“人间世”篇的第二个故事。在该故事里,庄子为士人设置的政治困境虽与上文有所不同,然而有趣的是,其中深谙庙堂之险恶、传授保身秘笈的仍旧是孔子。

话说楚国有个叫叶公子高的人,将要出使齐国。临行前,他来向孔子吐苦水,且请教说:“这次出使,楚王交代给我的使命很重大。可是据说齐王对待外国使者的一贯态度是,表面上十分客气、恭敬,但办起事来却不着急,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不办就不办。而我自己呢,我连一个普通人都说服不了,更何况要说动齐王,让他促成我顺利完结此番使命呢?唉,这事想想我就有些害怕。

“我记得,以前先生您常教诲我说:‘凡事无论大小,只有找对了道儿,才能办得圆满。事情如果办不成功,必将受到事主的惩罚;办成了呢,又会因此而悲喜交集于心,情绪躁动,于是引起内分泌失调,既伤心又伤了身。这种成败两难之患,惟有大德之人才能避免。’此番出使,我从未奢望能把事情办得既漂亮又轻松。这么说吧,自打接到楚王的命令之时起,我就一直处在焦虑不安之中,好像是得了内热症一般。您看,事情还没有办成,甚至其实还没有着手去办呢,我就已经患上心理疾病!而如果最后事情办糟了呢,回头楚王又将惩罚我,但按照齐王接待使者的方式,结果极有可能是这样!哎呦,此等双重之患,平常人们只遭受其中一种,而我这个做臣子的,如今却好像老鼠钻进风箱那样,两边受难!我实在无法承受,简直要崩溃了。对此,先生您能否给我指出条活路呢?求您了!”

孔子听罢,略作沉思,便款款道来:“天下有两条任何人都无法逃避,因此不得不服从的铁律。其一是子女爱父母,这种血缘亲情,谁人心中能没有?这就叫‘命’。其二是臣子伺候君王,天地之间哪个地方没有君王?谁人不是君王的臣民,谁人能够逃出君王的手掌,又有谁敢不听君王的差遣?这就叫‘义’。既然‘命’不可免、‘义’不可逃,子女对父母就应当尽孝,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使二老生活舒适,而臣子对君王则只有尽忠,无论君王交代下来什么差事,臣子都要坦然接受,不能埋怨,——埋怨也没有用!

“我从前对你提到过,那些擅长自我心理调节的大德之人,他们从不受到悲喜哀乐等情绪的困扰。因为,对于自己无法左右、无可奈何的事情,他们从来都像对待无法逃避的‘命’那样,采取安然承受的态度。至于你们这些为人臣子的,原本也有很多身不由己、抗拒不得的事情。所以我建议,你这次出使齐国,只管照着实际情况去办事就行了。到底最终事情能办成什么样儿,回国后楚王所给的奖惩如何,于是你自己又将遭遇何种生死祸福,就完全不要担心了。

“我这么说,你大概一时半会儿还难以理解,我想有必要往深里再多说几句,让你明白究竟其中是不是这个道理。

“众所周知,国与国之间打交道,邻近的多靠彼此的信任亲顺共处,距离遥远的则靠言辞来沟通相互之间的忠诚信任,而言辞就需要有人去传达。我告诉你,天下最难办的事情,就是传达两国君主都高兴或者都愤怒的言辞了!因为,人们在高兴时说的话难免夸大事情的好处,而愤怒之言却会夸大事情的坏处,——这本是人之常情。可麻烦在于,无论哪一种夸大其词都类似于说谎,而说谎就不可能被君王信任;不被君王信任,那么替君王传话的使者就要遭殃了。所以古训说:‘替人传话,务必传实事求是之言,切勿传夸大失真之言;只有这样,传话者大概才可以自我保全。’而要做到这一条,实在是难哪!但你却只能这么做,别无选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