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如何“有韧性地去爱”(3)

我接触了太多太多的孩子,最为深刻的感触就是:孩子就像是一个个人间的小精灵,他们是最善于揣摩父母心理的。孩子还小,特别是这些容易犯错的外向型孩子,他们需要从父母的表情、动作、语言中去读取“支持”或“反对”的信息,从而决定自己的某些行为是该继续还是该停止。

所以,我在此再次提醒所有的父母,对于男孩的好行为,一定要及时表达你的“欣赏”“喜欢”,面对男孩的不佳行为,也一定要及时表达你的“反对”“不喜欢”。很多时候,你甚至应该直接告诉你的儿子:“妈妈感到很高兴。”“妈妈感到不高兴。”

对于易犯错误、易形成叛逆个性的男孩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

云晓点睛

溺爱的种种表现

在中国这种多是“4、2、1”式的家庭结构中,孩子的地位变得无与伦比的高,溺爱也由此产生。

但每当我和身边的父母谈及“溺爱”问题,大家却都会给出一个异口同声的答案:我们家可从来不溺爱孩子。可真的是不溺爱吗?还是连父母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在溺爱孩子呢?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隐藏在生活中的“溺爱种种”,父母们不妨也对对号,看自己是否也误入了“溺爱歧途”。

(1)你家的孩子,是否享受着“特殊待遇”?

在很多抱怨孩子“越来越自私”的家庭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吃的苹果,是又大又红的,小的不好的则给爸爸妈妈吃;孩子过生日,买蛋糕,送礼物,而父母却从未庆祝过自己的生日

可以想见,一个“事事高人一等”的孩子,一个时刻充满优越感的孩子,又怎么能变得不自私?如果你的孩子也正在享受着这种“特殊待遇”,父母就需要注意改正了。

(2)你是否对孩子的请求,过于“轻易满足”?

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是好事吗?生活告诉我们:并非如此。

孩子一央求,妈妈就给买了昂贵的玩具,可没玩几天孩子就腻烦了,把玩具扔到了一边 为什么?只因为愿望太容易实现了,孩子根本无法体会父母的勤苦付出,更不会懂得珍惜。而缺少等待和忍耐精神的孩子,往往是很难成功的。

(3)你是否说过“乞求”的话?

当孩子用哭闹威胁你的时候,你是怎样回答的?“求你了,宝贝!”“你赢了 ”“你是家里的老大 ”。一旦乞求央告,就是宣告教育失败。

作为母亲,我太了解父母爱子的那种拳拳之心,哪怕付出自己的一切也在所不惜。可作为一个理智的母亲,我却知道:给予孩子太多,满足孩子太多,却并非“真爱”,反会“淹没”孩子很多良好的品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