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立志图秦(10)

当然,《史记》中记载,项羽学兵法也是学了个一知半解就不学了。但是,司马迁的这些说法与他后面对项羽的描写有些矛盾,他后面讲到,当项羽长到二十三岁的时候,“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我们说,人生来可能会有智商的不同,但“才气”二字包含着一个人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如果项羽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后来那样的才华。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觉得项羽应该是打下了较好的文化基础,特别是在兵法上,应该有较深的造诣,否则,当他走上起兵反秦的道路之后,也不可能在军事上有那么多超常的表现。

项羽立志求学的故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虽然项羽对文化的理解有失偏颇,但是,项羽立志学万人敌的想法还是值得肯定的。项羽为什么要学万人敌,说到底,是他心里一直怀着立志图秦的理想。同时,他心里也很清楚,要实现这个理想,仅凭他项羽一人之力是不行的。项羽需要的是千军万马,需要的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本领,所以,他把学习兵法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这就是理想对人生的引导作用。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庄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一定会疲惫不堪,体乏神伤。

其实,这句话放在今天更是如此。

今天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门类越来越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不要说穷尽天下的知识,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分支都足以奋斗终生。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现代人,也要有自己的理想,也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更多的生命奇迹。

二是铸就了项羽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及这样一句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而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就来自于一个人对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坚持。

人光有理想不够,关键还要看他有没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面临这样一种现实:一件事,可能有一千个人想到了,一百个人坚持了,但只有一个人坚持到底了,这个人就成功了。特别是当理想还比较遥远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执著的精神,有没有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理想的实现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垒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