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朱元璋一吃醋,就得死人(8)

这件轰动全城的事自然很快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那天他正在奉先殿里背手站在他的画像前出神。

画像上“体乾法坤、藻饰太平”八个字特别醒目。这是李醒芳在完成画像时灵机一动题的款儿,朱元璋特别喜欢这八个字的概括,它把一个文治武功都达到了鼎盛境界的皇帝的一切总结得完美无缺。

不知为什么,胡惟庸有好几次看了这题款都欲言又止,朱元璋发现了,问他有什么不妥吗,胡惟庸只是说,是赵孟頫体,但不到家。朱元璋功底有限,对字的好坏没有多大造诣,他看着李醒芳的字圆润通达,苍劲有力,觉得蛮好的,他最看不惯瘦骨伶仃的柳体字,还有宋徽宗的什么瘦金体,看着就不饱满,没有帝王相。

胡惟庸告诉皇上,明天刘基要回浙江老家去了,他再磨蹭几天,天下就要大乱了。朱元璋不解何意,他致仕不至于天下大乱吧?朱元璋不喜欢别人奏报时耸人听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无须渲染,他自己会判断。

胡惟庸说刘基致仕归乡的消息一传出去,礼贤馆可热闹非凡了,整天里车水马龙,上至公侯、下至百姓,去看望、拜别的人挤满了夫子庙几条街,后来怕道路断绝,兵马司的人不得不派兵去维护秩序。

朱元璋很是吃惊,拧着眉头想了半天,说:“好事呀,朕的官员这样受百姓爱戴,可谓本朝盛事呀!”

看朱元璋的表情,胡惟庸知道他言不由衷,除了朱元璋自己,他不能容忍天下有第二个人与他同享民众的拥戴,这也是趁早打发走刘基的用意吧。

胡惟庸顺着圣意说:“刘基这人留在朝中倚老卖老、饶舌,放归故里,恐怕也会谤议朝政,说三道四。”

朱元璋说:“依你怎么办?抓起来不成?那不是越发抬高他了吗?放他回去吧,对了,这样冷冷清清地走了,显得朕寡情少义,还是应当有所封赏——封什么为好?”

胡惟庸忖度半天,觉得封公侯太高了,本朝又没设子爵、男爵,就封伯爵吧,居中,不高不低。

“好,就封伯爵。”朱元璋略一思忖,封号有了,“就封他为诚意伯吧,嘉勉他为朝廷办事诚心诚意。他会高兴,拥护他的百姓也不会说什么了。”胡惟庸不免有点酸溜溜的,这真够他风光的了。

朱元璋说:“你不要总跟刘伯温过不去,不就是说过你几句坏话吗?他这人,谁的坏话不说?他连朕的坏话都敢说呢。”这倒也是实情,既然皇上都宽容,胡惟庸便不再做声了。

胡惟庸奉皇命去找有司做封诰的一应文书去了,朱元璋见云奇一直在探头探脑的,便叫小太监传唤他上来,顺便把殿上殿下的大小太监都轰出去了。

云奇向朱元璋报告,初七到十六,蓝玉每天都是二更天骑马出去,五更天回来。他办事精细,每天的时辰都查得很准,真难为他。

朱元璋关心的是蓝玉去了哪里。

“没人知道。”云奇答。

朱元璋问:“没有卫士、家丁跟着?”

云奇说:“从不带人。”

朱元璋突然抓起心爱的龙凤砚台向地上一掷,砚台断成了两截,墨汁溅了云奇一脸。

那一方龙凤端砚,是陶安献给皇上的,据陶安说,是王羲之写兰亭序用过的砚,是陶家传了几代的宝物,价值连城,他气得把龙凤砚都摔了,可见愤怒到了什么地步。云奇不敢问,朱元璋也不会说,但他猜得到,一定是蓝玉夜夜去会那个守灵的郭惠去了,不然蓝玉用得着这么行动诡秘吗?

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说:“真妃要见圣上。”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