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你不给我留面子,我就把你打入死牢 /47
大权在握更要小心谨慎
李善长一直处于惶惶然的噩梦中。李彬事件使他日渐失宠,杨宪出事,虽未直接牵扯到他,但首辅有逃不脱的失察之过。向汤和借用三百兵丁做工匠的事,无异于那桶出自他家阴沟的臭泔水,叫他喘不过气。他只能消极地等待,有一天皇上会厌烦地摆摆手,让他回家抱孙子。
朱元璋早该下决心处置李善长了,敲打他、冷淡他,也算一种暗示,他希望给李善长一个体面的结局,由他自己叩请告老致仕。可这个李善长居然硬扛着,死猪不怕开水烫。
这已是掌灯时分了,太监正在殿里殿外点起明烛来。胡惟庸用眼一溜,就看到了那张写有“李善长”的字条,但他不动声色。
朱元璋像是对胡惟庸说,又像自言自语:“这人老了一定昏聩吗?不然怎么会有老耄昏聩这个词呢?”
胡惟庸说:“有的人老,是从躯体上老,有的人是从心上老,前者不能算老,心态老朽了才是昏聩。”他的呼应含而不露,意思却到了。
朱元璋又问他昏聩和利令智昏有何不同。这当然也是明知故问。
胡惟庸说:“利令智昏是坏人,昏聩不是。”他料想朱元璋是在往李善长身上引。
果然,朱元璋说:“李善长大兴土木,又包庇李彬,与杨宪勾勾搭搭,向汤和借兵肥私,是昏聩还是利令智昏?”
这问得太具体了,叫胡惟庸很为难,但他不能给朱元璋一个落井下石的印象。谁都知道李善长朝不保夕,在相位上待不了几天了。最有可能接替他,也最为李善长鼎力推荐的杨宪又是那么个下场,胡惟庸的蹿升几乎是人人都看明白的了,越是这种时候越该谨慎,不能给朱元璋一个急不可耐的印象,更不能使人感到他胡惟庸不择手段。反倒是应当说李善长几句好话。胡惟庸了解朱元璋的脾气,他决不会为几句不咸不淡的好话左右而改变决心,这好话也就无伤大雅,也无损他的升迁了。
胡惟庸说:“丞相当然不是利令智昏,连昏聩也不是,是被人蒙蔽,一时糊涂。”
“你到底向着你的恩师。”朱元璋淡淡道。
“李丞相不同于别人,是开国元勋,功勋卓著,即使真的老朽了,摆在那里也好看。”
这个摆字用得极有学问,朱元璋听了都舒服,道:“如果有的人自恃有功,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朕会毫不犹豫地让他回家抱孙子去。”
胡惟庸眼里闪过亮点,意识到晋升良机就在眼前。他用忧虑的口气说:“他走了,杨宪处死了,朝中还真找不出能代他为相的人了呢!”
朱元璋脱口而出:“你和汪广洋干。”胡惟庸瞪大眼睛,半晌才跪下去说:“皇上请三思。论资历、论才干,臣都不配,百官攻击我倒无所谓,到时候会说皇上不会选贤任能,有辱皇上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