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君主和均势

1643年,路易十四以5岁幼龄继承了王位,1661年23岁时亲政,到1715年去世,在位长达72年。他位尊权重,在位时间之长在现代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路易十四不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一国之主。在他五十多年的成年生涯中,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管理国事的法国政府首脑。他承袭黎塞留17世纪初叶发展起来的国家机构,使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他用法国金钱进行种种贿赂或引诱,在从英国到土耳其的每个国家里都建立了亲法势力。他采用的策略和别人回敬他的对策,成了处理公众事件的准绳;他躬亲政务、驾驭朝臣以及处理战争与媾和的方法,也成了其他君主效法的榜样。这期间,法语、法国思想与文学、法国建筑与庭园、法国服装式样、法国烹调方法,以及法国礼节,一概变成欧洲公认的标准。对路易十四神魂颠倒的仰慕者,称他为路易大帝、大君主或太阳王。

国际上,西班牙王室仍拥有广袤的领地,前途未卜,成为17世纪末叶令人烦心的政治问题(至少困扰着西欧;至于东欧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章阐述)。西班牙好似后来的土耳其,被称为“欧洲病夫”。它的社会和经济每况愈下,而且统治者又连续几代体质下降,一代不如一代。1665年,查理二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他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周身多病,阳痿,乃至愚笨,是哈布斯堡王朝代代近亲联姻的可怜产物。他的统治优柔寡断,软弱无能,人们从他登极为王那时起,就知道他没有后嗣,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宗脉将随着他的去世而断绝。因此,人们议论纷纭的问题不仅涉及西班牙的整个前途,而且还涉及西属尼德兰、西班牙在意大利的属地,以及所有西属美洲殖民地的整个前途。查理二世病痛缠身,度日如年,终于在1700年驾崩。他生前,是嫉妒的目标和赤裸裸的攻击对象;他死后,将会酿成一场新的欧洲战争。

路易十四年轻时与查理二世的一个姊姊结婚,看到这个当国王的内弟身体孱弱,便想从中捞取好处。他的扩张政策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把法国的疆域向东扩展,直抵莱茵河,吞并西属尼德兰(即比利时),吞并位于勃艮第公国与瑞士之间的操法语的弗朗什-孔泰,即勃艮第自由郡(参见地图4.1)。这一政策会使神圣罗马帝国进一步分崩离析。路易十四野心勃勃,他觊觎的另一个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昭然若揭:希望把西班牙的整个继承权攫为己有。若能把法国和西班牙的资源汇合一起,他将使法国称霸于欧洲、美洲和海洋。为此目的,路易十四暗自串通欧洲的中、小国家。他还出了一招:哪个国家的政府跟他作对,他就跟哪个国家的持不同政见者(即潜在同盟者)接触,概莫能外。

路易十四若能成功实现他的目标,将创建一个为各国外交人士闻之丧胆的“世界君主国”,也就是说,将产生一个一国颐指气使、其他国家都得俯首帖耳的政治局面。用来对付世界君主国的策略是奉行均势。以前,奥地利-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差点建成世界君主国,主要就是由于法国领衔发起了一次均势运动,才遏止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称霸。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这次运动的辉煌胜利。而这一次,建立世界君主国的危险来自法国,因此,均势的矛头所指也正是法国。

第四章 西欧日益强大,1640-1715年

倘若读者摊开一张欧洲地图,在巴黎市立起一个圆规,然后画出一个半径500英里的圆圈,那就将标出一个地区,把大约1640年以来现代 “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大都囊括在内了。世俗社会、现代自然科学、发达的资本主义、现代国家、议会政治、民主思想、机械工业等,要么发端于这个地区,要么首先在这里得到充分表现。各种最迅猛的变化都发生在圆圈内的地区。欧洲西部的边陲地区--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都稍微位于圆圈之外。但是,置于圆圈之内的却有英国、南苏格兰、法国、低地国家、瑞士、西德意志和中德意志,以及北意大利。自17世纪以来200多年间,这个地区成了人类学家称为文化传布的地球核心。与欧洲之外的人的贸易和接触增加,使西欧经济文化深得裨益。反过来,西欧国家、贸易公司、科学和文化机构的日益强大,也对欧洲各地,对南北美洲,最后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半个世纪里,西欧的影响逐渐扩大。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消失,宗教战争的平息,神圣罗马帝国的崩溃,以及西班牙的没落,使历史舞台整个除旧布新,荷兰、英国和法国成了主要角色。但是,荷兰人口稀少,而英国在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内乱频仍,元气大伤。因此,三国中,法国在一个时期内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的整整半个世纪,人们常称为路易十四时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