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2008年雪灾

由此可见,刘吉桂不是按照计划经济时期的"无私利人"道德观参与冰灾救助活动,而是按照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和潜藏于普通民众心底的"良心道德"来厉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在刘吉桂的行为中,既有遵循市场游戏规则的"经济道德"行为,又有厉行"良心道德"的命令或义务的行为,因此可以说,从市场经济伦理原则来看,刘吉桂被评为道德模范是当之无愧的。只是他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不是计划经济伦理原则,而是市场经济伦理原则罢了。

媒体人的行为是按照当代社会主流道德观厉行"道德责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堂堂正正的道德模范,却先被媒体拔高为"免费救人"的英模典型,进而在收费的真相曝光后又把不实报道的责任推到刘吉桂头上,说他是自己"表示未收费"的。甚至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把他诬为"图报恩,骗媒体"的"好利小人"。这对于一个纯朴而富于道德责任感的人来说,是何等的不公正,何等的委屈啊。

但是,从媒体人与当地政府官员的立场来看,他们也是按照我国主流道德观的要求在厉行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道德责任"。据《青年周末》报道,早在被困乘客住进刘吉桂家的第三天,当地市、县、镇各级政府官员已经到刘吉桂家慰问被困乘客,并指示刘吉桂不要向被救乘客收钱,所花费用可以由县里补助。之后就派人送给刘家7 000元。这一事实表明,从表面上看,"免费救人"的不实报道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刘吉桂和被救乘客都违心地说了"没有收钱"的话,也由于媒体人有意或无意隐去了前期收费的事实;而从本质上看,却是宣教部门倡导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树典型的文化理念在实践中导致的扭曲结果,也可以说是政府官员用脱离实际的道德观干预民间道德生活所催生的怪胎。其后果则只能是,让农民道德模范蒙受屈辱,让媒体人遭遇尴尬。

应该说,树典型文化工作本身并没有错,其良好的意愿是要树立典型的道德模范形象,使之成为民众敬仰与学习的榜样,并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达到对群众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和谐社会。问题在于树典型文化所依据的价值观或道德观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其所依据的道德观是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那么,树典型文化工作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一定是巨大的,富有建设性的。反之,则反是。从树立刘吉桂道德模范形象的负面社会效果看,树典型文化所依据的道德观一定是有问题的。

计划经济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冲突是"不感恩事件"的肇因

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官员和媒体人所秉持的"无私利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主体(经济人)"自食其力"的价值观的冲突是造成农民道德模范屈辱和媒体人尴尬的根本原因。

在对刘吉桂"免费救人"的宣传中,媒体人所坚持的道德观是计划经济时期奉行的"无私利人"或"无私奉献"的道德观。这种道德观认为,作为道德模范的个人或集体必须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精神。这种道德原则,只有在个人的生活来源由国家或集体保障供给的条件下才能实行。而在农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必须自食其力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个体农民"无私利人",即把自己仅有的有限的生存资料全部用来救助灾民,从而使自己一家陷入"无以为生"的绝境,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这正是媒体人不得不写出虚假报道的真正原因。

我们知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标准是毛泽东在"老三篇"之一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出来的。它也就是另一篇文章《为人民服务》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的另一种表达。其道德含义就是无私利人的意思,它是针对解放区"革命队伍里的人"(也就是吃公家饭的人)提出的道德要求。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