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008年雪灾

国人道德实践困惑之七:电视感恩表演("感恩秀")是否应当收场?

不感恩事件是由被救乘客拒绝去央视参加感恩表演引起的。所以感恩表演(又称"感恩秀")是否应当举行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大河文摘报》综合多家观点的评论说:"树典型显然需要配套部分--受助者的'感恩秀'。既然是'秀'就有装出来的成分。这种装分两种:一是有些人不想把自己的感恩表现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比如贫困生未必想去台上唱《感恩的心》;二是我们知道,情感是不能一次又一次复制的,就算再情深义重,也不能把湖南台上那种答谢场面在这样那样的媒体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表演吧?"这表明"感恩秀"已经受到观众的厌恶和排斥。而电视节目制作人却把"感恩秀"视若上品,乐此不疲。问题的症结在于,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而"感恩秀"却注重表演,由于表演不可避免地掺入人为加工操作因素,因而就会给人以虚假之感。加之,把感恩作为一种道德的内涵还存在认识上的争议,所以对"感恩秀"的去留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国人道德实践困惑之八:我们为什么会为感恩问题争吵?

人们为什么要感恩?究竟谁应当感恩?向谁感恩?感恩文化与报恩文化有何区别?中国传统报恩文化与现代慈善文化有何区别?经济关系中的感恩与情感方面的感恩有何区别?经济施恩可否理解为一种长期风险投资?富人对穷人的救助是对社会的感恩,还是对穷人的施恩?受助者应当向社会感恩,还是向施救者感恩?……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道德困惑问题。

国人道德实践困惑之九:良心是个人道德形成的伦理根源吗?

当不感恩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刘吉桂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湖南衡东县电视台记者陈健怀着深切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去采访刘吉桂,并对他所遭受的不公正舆论压力表示抚慰时,刘吉桂平静地回答说:"陈记者,你别往心里去,我只是一个农民,我只做了点我该做的事,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就行了。"

良心!这个久违的、陌生而潜藏于中国人心底的、令人敬畏而倍感亲切的话语,出自一个普通农民之口,出现在他的平静而随意的话语之中,这意味着什么?难道良心就是刘吉桂和他的兄弟,以及众多村民,义不容辞地冒着严寒冰雪,参与救助落难乘客的道德命令?难道良心就是他们的道德行为产生的根源?那么,良心是什么?价值几何?在良心这个普通的话语中隐含着什么道德哲理?中国民众常说的良心,与当代中国主流伦理学所说的无私利人的道德有何不同?汉语中的良心与古典伦理学家们所说的"仁者爱人"(孔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语)、"恻隐之心"(孟子语)、"同情心"(亚当·斯密语)、"善良意志"(康德语)是否为同一个概念,其本质又是什么?

3 农民道德模范的屈辱与媒体人的尴尬--中国人的道德实践困惑的一般透视

刘吉桂救人是普通民众基于"良心"的命令而厉行"道德义务"

从新闻媒体与网上有关刘吉桂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刘吉桂是一位朴实、善良、品德高尚,而又不乏市场经济意识的农民。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也就是作为一个有良心、有仁爱品德的人,当他在凌晨听到公路上一声巨响时,立刻意识到汽车出事了,他立即起床,义无反顾地冒着风雪前去救助;当他看到几十个乘客在寒冷的冰雪中瑟瑟发抖时,立即设法将乘客接到家中取暖,并让他们喝上热茶热汤,吃些热菜热饭。当他知道大巴司机腿部受伤时,当即组织村民踏着被冰雪覆盖、光滑难行的道路,将其送往8公里以外的医院救治。为了让乘客早日回家团聚,他还组织几十名村民将大巴从排水沟中拖出扶正,以便随时载客上路。这是多么高尚的、令人感动的、充满人道精神的道德行为啊!同时,刘吉桂作为一个自谋生活、不端铁饭碗的农民,作为一个具有市场经济意识、懂得等价交换经济原则的人,他清楚地知道,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他和自己的兄弟与村民们为救助乘客所提供的劳务(人力)与消耗的物资(物力)是应当得到合理补偿的。因此,他在组织数十位村民将大巴车从路边排水沟中拖出扶正时,便与大巴司机协商同意收取劳务费4 000元,每人大约100元。他在组织村民送司机去医院时,按每人150元收费。他安排乘客食宿每人每天按40元收费。这些费用都是在乘客主动提出付费,又经双方协商同意的前提下收取的。要知道,据网上报道,当时在京珠高速湖南段有一家设在桥下的小商店,方便面的价格已经卖到每包50元。当卖到只剩下几包时,店主将其藏起来,留下自己食用,原因是公路不通,步行艰难,无法进货。当时有一个饿急的滞留旅客强行入室,将方便面全部拿走,仍按每包50元付费。由这个例子对比可以看出,刘吉桂的收费是合理的、公道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