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2008年雪灾

第一章 从两个典型案例看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困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民自主选择权利的扩大,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过上了一种自主择业、自食其"力",自主经营、自食其"利"的社会生活,过上了一种为了自己及其家人的幸福,而积极参与社会分工生产与互利交换的市场经济生活,从而过上了一种"为己互利"的、"自利不损人"的市场经济道德生活。在这种现实的积极进取的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以自我利益为目标的自主、自利的选择,不仅将自己的劳动力和自己支配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最有效的用途上去,从而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效益最大化;而且,通过市场交换形成的价格机制("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经济效益与福利的最大化;从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致使一个长期积贫积弱的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伟大成就,不仅举世瞩目,并将永垂史册。

然而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能容忍的道德败坏现象:经济人的"坑蒙拐骗"、"违法违规"现象,频频发生;官场腐败、官商勾结、黑道横行现象,时有所闻;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面对这些不和谐的"道德败坏"现象,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道德败坏"现象是实现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还是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所造成?就中国人的整体道德水平(社会和谐程度)而言,是在市场化改革以后有所提升,还是有所下降?当代中国人在媒体宣传中和在教科书中所宣扬的"无私利人"、"无私奉献"的道德观,是市场经济道德观,还是计划经济道德观?中国人在市场化改革道路上是应当继续前行,还是应当再回到贫穷却充满"道德理想"的计划经济年代?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观,是具有普世价值的伦理文化,还是封建主义糟粕?我们能不能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中发掘某些合理内核,用来构建一种既同当代市场经济生活方式相适应,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伦理道德体系?面对这些极其复杂、矛盾重重的伦理道德问题,似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套独立的、颇有见地的看法,但因其观点各不相同,从而在整体上构成当代中国人特有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道德困惑问题。

为了解决中国人的道德困惑问题,本章以两个不寻常的社会事件为例,用来说明这些道德困惑的具体而生动的存在形式与含义。第一个事件是2008年雪灾中为表彰一位参与救灾的农民道德模范,所引起的关于"收费救人"是否为道德行为的争议,因涉及被救灾民是否应当感恩问题被称为"不感恩事件"。第二个事件是2009年9月2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纪念孔子诞辰1 560周年的决议,引发的关于孔子道德格言是否符合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的争议,下文简称为"孔子诞辰事件"。前一事件引发的道德争议,笔者称其为"道德实践困惑";后一事件引发的道德争议,笔者称其为"道德理念困惑"。

1.1 2008年雪灾"不感恩事件"凸显中国人的道德实践困惑

1 "不感恩事件"引发的道德争议

2008年初春,我国南方遭受50年未遇的特大冰雪灾害。高速公路因路面冰冻而封闭,铁路因电力与通信设备遭冰雪破坏而停驶,数以百万计的急于回家过年的旅客滞留途中,忍受着寒冷与饥饿的折磨。在这场冰雪灾害中,涌现出众多抗冰救灾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英模事迹在媒体与网上广为传播,并以其彰显的高尚道德风范感动中国。其中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农民刘吉桂免费救助44名落难乘客的事迹尤其引人关注和敬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普通农民的感人故事,却因媒体在报道与传播中的情节失真与过分炒作,而在各种媒体上引发一场有关道德是非问题的激烈争论。最初的争论只是围绕中央电视台指责被救人"不懂感恩"展开的。随着事件的进展,事实真相的曝光,争论的范围也随之扩展,涉及道德问题的各个方面,并向深层次推进。媒体把这次由"不懂感恩"引起的争论及其全过程称为"不感恩事件",也有称为"感恩门"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