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报国章(2)

在这个世界上,当我们走向社会之前,首先应感谢父母,是他们将自己带到人间,给了生命和光明;还要感谢老师,是他们传授我们知识,激活我们的智慧,当然还要感谢亲友带给我们的快乐。当走向社会之后,首先要感谢的是你的老板,是老板给了我们工作机会,而不必再为找工作而四处奔走,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有了一日三餐,有了稳定的收入和住所。

感谢老板之余,还感谢同事。是同事的配合,让你顺利完成工作;感谢客户,是他们成就了你的业绩;感谢对手(职务上的或业务上的),他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只有他们能帮我们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激发你的斗志和潜能;感谢帮助自己的陌生人,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情。感恩让你不断进步,感恩会让你主动,感恩会让你更加努力,由此我们会因感恩而得到更多精神的、物质的资源。

感恩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又是一种奉献精神。当你以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情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你会工作得更出色。

一位成功的职业人士曾说:“是一种感恩的心情改变了我的人生。当我清楚地意识到我无任何欲望要求别人时,我对周围的点滴关怀都怀有感恩之情。我竭力要报答他们,我竭力要让他们快乐。结果,我不仅工作得更加愉快,所获他人的帮助也更多,而且工作也更出色。我不久便获得了公司加薪升职的机会。”因此如果你能每天怀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去努力工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收获比别人多许多。

“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就是一个满怀感恩之心的人。1983年,牛根生与郑俊怀几乎是前后脚进入“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总厂。不过,老郑是作为企业最高领导人坐在主席台上,而牛根生是作为一名洗瓶子工人站在车间里。牛根生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从洗瓶工到副总经理的转变,又用10年的时间,为打造“伊利”这个全国驰名品牌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因为与郑俊怀之间的恩恩怨怨,说不清是被扫地出门还是离家出走,他创立了蒙牛,创造了6年销售20亿的“蒙牛”神话。牛根生一直感思郑俊怀。不管是在“伊利”后期,老郑有意无意地找茬儿、排挤他,最后在该结的奖金和工资也没有兑现的情况下,被迫离开“伊利”,还是在他创业“蒙牛”的过程中,“伊利”对“蒙牛”的百般阻挠、打压,甚至有计划地不惜重金中伤“蒙牛”,牛根生一直都在以德报怨,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地对待“伊利”,真诚地对待郑俊怀。郑俊怀出事后,牛根生不愿多作评述,甚至不肯重提那段“草原公案”。无数次,记者们企图“撬开”他的嘴巴,但他基本都是重复两句话:“草原品牌是一块,蒙牛伊利各一半”,“没有郑大哥的知遇之恩,就没有我牛根生的今天”,“没有郑大哥就没有我牛根生”。同时,牛根生去看守所里给老郑捎了l万元,给老郑90岁老母亲I万元,结老郑妻子1万元。老郑女儿留学,妻子和女儿向“最不应该求助”的老牛求援,结果,“最不可能帮助”的老牛等人拿出二三十万元……

感恩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或者老板,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一种美德。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不仅能够增强个人的信誉,还能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主观能动性。感恩也像其他受人欢迎的魅力一样,更是一种习惯和态度。今天,在商战中激烈竞争的企业,尤其应该把会感恩者视为企业的一大财富,并给予重用。作为员工,应该用感恩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做一个会感恩的优秀员工。懂得感恩的人,才能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忠诚于公司。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