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足智多谋的决断力(2)

人们在一帆风顺的情况下,思考问题往往顺着自己的思路,千方百计地完善自己的意见。这时,如果没有反面意见的冲击,大脑中顺着自己思路而形成的兴奋热点,就不易降温。而一旦受到冲击,就像被泼了一瓢冷水,你是恼羞成怒还是冷静下来思考原因呢?选择当然是后者,这瓢冷水是不是有道理呢?它是不是看见了你没有看见的盲点呢?

这样使人的注意力转移,就会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激发新思维,促使从另外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避免看问题的片面性。因此领导者对待反面意见应持的态度首先是要克制自己的不良反应。如果一听到反面意见,就脸红心跳,想要打击报复,那是不成熟、不称职的表现。可以说,反面意见的出现是考验领导者称职与否的试金石。

其次是重视提意见的人,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事实上,善于提反面意见的人,往往都是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人,提意见是对事业负责。所以,领导者不能歧视、排挤他们,而要爱护、关心、尊重他们,让这样的人讲实话,鼓励大家提反面意见。最后是对反面意见不迁就、不迂腐,坚持真理。要力争做到既善于倾听反面意见,又不迂腐,必要的时候,先采取行动,再用成功的事实说服人。

领导者在拍板时,对不同类型的反面意见,要学会分辨,妥善处理。

对有些是出于公心、为了事业、为了把工作干好、远见卓识的反面意见要倍加爱护,有时可以言听计从。

而对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反面意见,必须通过辩论把问题讲清楚,以理服人。

此外对爱唱反调、总不赞成的反面意见,他们无论对谁的观点都想要大肆批评,根本不想要了解别人究竟要做什么,只会一味地指责,把其他人打入地狱,遇到这样的人,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向他们苦苦地解释,还是找寻能够一起分享梦想、协调合作的人吧!

而对那种出于私心、想占便宜的反面意见,领导者要把握住工作总任务和决策目标,不可盲从。

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逞能,喜欢自己控制一切,事无巨细,全盘做主。这样的领导会被自己活活累死,整个组织也会陷入困局。领导者一定要懂得博采众议、从谏如流的习惯,建立和发挥智囊团的作用。

三国中的刘备,谋略不如诸葛亮,武功不如关羽、张飞、赵云,但他有一种别人不及的优点——协调能力,他能够吸纳这些优秀的人才为他所用。能集合众人才智的集体,才会有茁壮成长、迈向成功之路的可能。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才能,并能为我所用的人,就等于找到了成功的力量。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的身上汲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

《圣经》中的摩西要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领导(管理)者之一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在与别人协作的时候,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当摩西带领以色列子孙们前往上帝赐予他们的领地时,他的岳父杰塞罗发现摩西的工作实在过度繁重,如果他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不光自己会累垮,人们也很快会吃苦头的。于是杰塞罗想法帮助摩西解决了问题。

他告诉摩西将人们分成几组。每组1000人,然后再将每组分成10个小组,每组100人,再将100人分成2组,每组各50人。最后,再将50人分成5组,每组各10人。然后杰塞罗又教导摩西,要他让每一组选出一位首领,而且这位首领必须负责解决本组成员所遇到的任何问题,摩西就做这些首领的首领,并吩咐那些负责1000人的首领,只有他们才能将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摩西。

摩西接纳了岳父的建议,从此以后,他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处理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只有他才能解决。简单地说,杰塞罗教导摩西学会了如何领导和支配他人的艺术,运用这个方法,调动起了集体的智慧。

领导者懂得如何利用下属的智慧,“管理不是管物,而是在于开发人才”,这是松下幸之助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他看来,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培养他的员工,帮助他们发挥才能。对一个平庸的领导者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的下级是一帮唯唯诺诺的庸人,阿谀奉承他们的上司。而一个精明的领导者需要一批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他能够觉察那些卑躬屈膝、专事奉承的人,杜绝他们的干扰,而专心发掘那些独立思考的人来帮助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