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掌控力的要素——统筹全局的领导力(7)

第 三 节 合理的目标决定伟大的成就

佛经曰:“智乃是非抉择,慧乃取舍定夺。”智慧就是“是非抉择”与“取舍定夺”,也就是“是或非”“取或舍”的抉择与定夺。《大学》又曰:“事有本末,务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也。”就是“本末或始终”要能知所先后,则接近“道”了,这里的“道”是智慧的意思。就是说,能够了解把握先后就是智慧了。

如何抉择、定夺,把握先后,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定位之后,才会有思路,有行动,才会有最后的结果。那么什么是目标呢?对目标一词,各人的解读不一。学生的目标是考上名校,企业的目标是获取利润,政府部门的目标恐怕是争取更多的预算,而一般人的目标则是生活条件获得实质性改善。

一种是有的人认为目标是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实现了的梦想,激动人心,令人振奋。这种人从一开始就选择自己喜欢并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实现自己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获得了经验和技术,精于此道。因此你有更多的机会去做这些能证明自己价值的工作。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充实,你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强。另一种是有的人认为目标是对必须要做的事情的设定,就是按照社会教会你的去做,实现别人的目标,虽然你并不喜欢,慢慢地日积月累,你可以获得经验并把它做得很好。因此你将有更多机会去做诸如此类的工作,你升职、做老板,成为CEO。所有人都以你为荣,希望你做更多你不喜欢、也不适合的工作,你感到生活变得越来越没意思,对自己也越来越不满意。甘地说,只有充满快乐的工作才有意义。

有时候,关于生活目标的两个选择的想法使人们感到沮丧、迷茫。这些不好的感觉都源于人们自身没有把握自己的目标,我们总是能够不时瞥见它的踪影,但是只有它出现时集中精力,我们才能抓住它。

目标的生活原则就是“做你喜欢的,喜欢你做的”。你必须寻找并走自己的路。这样你才会进入信念、成功的轨迹。

我们小时候通常会遵循别人的路,它一般来自父母或者某种传统。周围的人给我们做了榜样,我们都在遵循这些方式,至少在一段时间里是这样的。比如贝多芬、毕加索,他们早期的作品无论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非常出色,但是这时的他们是在模仿别人,有继承性。最终,他们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贝多芬在晚期弦乐四重奏中创造了自然的奇观,而毕加索创造了立体画派。他们的作品卓尔不凡,这些自我创造只属于他们。

所以关键是找到什么适合我们,这样才会有自己的路走。我们不必拒绝小时候的别人和传统,但是我们要开创自己的风格。这个过程也许很长,但无论你的年龄有多大,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的过程都将会使你的生活更有意义。你会不断加深对自己与目标之间关系的理解,通过确定目标并实现它,有自己的能力、贡献、独特经历,你遇到的障碍和考验包含着强烈的教训和巨大的机会,并给予你力量,支撑着你,这将是你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