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掌控力的要素——统筹全局的领导力(2)

(3)协调工作就是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调整各级组织之间,上下级之间、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人和任务之间的关系,做到综合平衡,上下团结一致、步调一致地按计划完成工作目标。

(4)教育激励工作是领导干部调动各级组织和每个成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领导干部要不断地对每个下属进行再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技术、文化水平,使之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也要不断地激励全体人员的士气,使他们正确对待本职工作和所完成的任务,把全部智慧和能力投向决策目标的实施之中。

作为领导,要做决定、担责任、应对如此复杂繁多的事情,时间对于他们来说真是最宝贵的财富。所以要求领导们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运筹时间的本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力。时间无形,亦无弹性, 无替代品,租不到,借不着,更买不到,人们也不能用其他方法取得更多的时间。

时间一旦流逝,就永不回头了。而现在不少领导干部经常感到苦恼的就是:时间不够用,太忙。有些领导甚至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是还有许多事情处理不完。每天都在上演“吃饭有人等,办公有人找,路上有人拦,睡觉有人叫”“白天下会海,晚上爬文山”的真人秀。

不可否认,忙是领导干部的正常现象,也是工作积极、事业心强的一种表现,只有什么事都不干的人才不会忙。但是,忙应该有限度、有秩序、有效率,不能“瞎忙”,要合理安排时间,工作要有计划性,有条有理,做到忙而不乱,忙要忙到点子上,忙得有效果。那么凡事就要能够分清轻重缓急,事先做好准备,遇事才不会手忙脚乱,浪费时间。

常言道“时间就是金钱”。作为领导的人,更应该抓住一切节约时间、创造财富的机会。时间是常数,是恒定不变的。会变的是人,人是变数,应该掌握的是变数。

为此,该管理的对象是自己,而管理自己必先从认清自己时间到底花在哪里开始,认清自己哪些活动、哪些工作该做,哪些做了也不会有成果,又有哪些活动根本就是浪费时间,毫无价值可言,这是管理时间的先决条件。

这就需要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规划,而且人们确实这样做了:今天晚上去看什么电影,下个周末去哪里玩……计划有大有小,有的比较符合实际,有的则不然,有的是长期,有的则属于短期,有的计划并不重要,而有的计划则影响深远……

刚开始的时候,目标可能并不清晰。慢慢地,经过不断地筛选、润色,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集中的目标。人们的生活、社会中的一切都是这样发展进步的。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组织、团体也不例外。实际上,所有的领导力都始于掌控自我。只有首先做到领导自己,你才能领导别人。

领导力实际上是领导知识、领导经验,以及适应领导实践的性格、品德、文化和有关专业知识与能力等因素,在领导者身上的有机综合和凝结升华。领导力作为一种主观因素,是与实践有着密切联系的,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如果说领导的方法、手段、知识、经验等是原料,那领导力则是产品,已经变得琳琅满目,用途广泛。

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古老而又普遍的实践,有其特殊的对象和内容、目标与规律以及职业要求。领导力反映和体现了这种活动的最主要和根本的特点,没有这些特殊性,就不成其为领导人才。

历史反复证明,一个领导人物没有领导特质或者是这种特质很差, 就算不上领导人才,也当不好领导。领导力是领导人才的灵魂,是领导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根本标志。而一个领导者水平能力高低的主要表现和集中反映于领导力的发挥。

作为领导者,也需要具备与其他人才一样的条件和素质,如意志坚强、知识渊博、勤劳勇敢、讲求效率、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等。这些其他人才的条件与素质可能是领导特质的基础或条件,但不等于就是领导力;具备这些素质可能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但不一定就能胜任领导工作,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