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骑着马找马———工作与创业中的经济学(5)

零和游戏这种简单的“你输我赢”的思考方式却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就像双方拿着一根绳子进行拔河比赛,输赢分明—对方赢一寸,你就输一寸。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双方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你赢我输”的对抗关系。双方可以都做得很好,也可能都做得很糟。制胜不是靠打击对方、压倒对方,而是靠引导对方采取对双方都有利的行为,即合作的行为。

比如,雇主与员工双方激烈的争执与互不相让的对抗,让人无可避免地认定,在彼此之间所进行的是一场我赢你就输的零和游戏。

员工的要求是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基本工资、增加福利等费用。如果我们以“零和”思维来看,其基本思路是,从雇主的腰包里掏出来的钱越多,员工就可以获得越大的福利。反之,雇主多“节流”一点,损害的就是员工的利益。顺着此线索走下去,甚至会发展成一个诡异的逻辑:只要雇主受害,员工就有福,因此企业所要求的,就应该是员工所要反对的。

然而,在两者之间的关系果然是一场零和游戏吗?试想,企业员工收入的增加无疑会加大企业的负担,也因此增加运营成本,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的优势相对削减。反之,企业如果过于克扣员工的福利,自然留不住人才,最终的结果仍然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的削减。如果企业发展停滞、萎缩,乃至于崩溃,企业所有者固然受害,失去工作与收入的员工更加损失惨重。不断地加重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竞争能力,其后果不正是如此吗?彼此利害与共、福祸相依的关系,又如何可以视而不见?

其实,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害在许多场合中是一致的。

在一艘将沉的船上,我们所要做的并不是将人一个一个地抛下海去,减轻船的重量,而是大家齐心协力将漏洞堵上,因为谁都知道前一种的结果是最终大家都将葬身海底,时间的前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个看似浅显的道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却并不被每个人所遵循。

市场风浪涌起时,习惯于计划经济的国企员工,许多人在意的就是自己能从企业中“捞”到什么,当企业不景气时,热心的反而是谁先被抛下海去,而他们似乎以为后一个被抛下者相对于他的“先驱”而言就是成功的。可结果呢?

双赢是一种相互的妥协,也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它不但可以使我们都能分到“蛋糕”,而且可以使我们一起“把蛋糕做大”。

规模效应———先做实,再做强

在自然界中,体型庞大的巨兽随时都能对其他弱小动物构成威胁,而这些巨兽却悠然自得地生存下去。同样,在经济领域中,类似可口可乐、微软、移动、电信这些“巨兽”,虽然很多人欲除之而后快,但却阻碍不了他们稳坐霸主地位、号令天下。

无论是自然界的巨兽还是经济领域的霸主,他们所共有的特征就是体积大、规模大,而规模是市场经济最具有魅力的部分。

因此,规模庞大是一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只有大规模的投入才有可能获得大规模的产出,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福特汽车公司就是通过流水线作业来提高汽车生产规模,从而成为了汽车业的龙头老大。一般情况下,规模可以分成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两个部分。所谓投入规模是指投资规模,包括金钱、技术、时间和人员等。一般来说,投入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产出的规模,而产出的规模也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

第二,规模化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我们看到很多名牌产品,其质量好、包装精美,并在媒体上大做广告时,一定会想,其产品研发及制造成本肯定很高。但实际上,它们的成本跟同类产品的成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甚至比同类产品的成本更低。那为什么呢?这就是规模化的力量。由于生产规模大,投入研发、原料、生产、流通和广告等环节的成本被分摊在各个环节,虽然产品的总成本有所提高,但单位产品的成本却呈下降的趋势,因此,企业的盈利空间也就相对扩大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