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追寻:一个美国故事(4)

在我年轻的时候,无论是通过书本还是见面,接触到的那些仍然在世的传播真理的人,都只是将自己听到的、读到的或者被教导的东西传达给我们,他们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亲身经验。经过多年的苦苦追寻,我开始害怕自己可能到死也无法知道真理。而我又被认为是一个具备出色头脑的人,在学校里,我是天才儿童培养计划中的一员,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却依然无法找到生命的答案,这让我几乎无地自容,倍感失望。

与此同时,我还隐藏着一丝希望:或许在我死的时候,能够得到答案;或许到我死去才能得到答案。但是,我又想,不对啊,很可能在死的时候,我还是不知道答案,这不是很糟糕吗?我一直处于迷惑之中,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能在活着的时候找到生命的真相。许多书中的大师似乎都找到了,然而,他们早就不在人世。看来,那些找到真相的人都早就死了,他们是不会起身跟我交谈的。

后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当时我15岁,因感冒而待在家里。忽然,有一本书出现在我家门廊前面,上面附着一张便条写着“送给希丽尔”。我从来没有到书店找过这本书,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的存在。但是,突然“噗”的一声,它就出现在我眼前,神奇地放在我家门前的台阶上。我永远也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那里的,但我很高兴有人做了这件好事。

这本书跟我读到任何书都不一样。它讲的是来自东方的瑜伽士和瑜伽之道,它讲到瑜伽怎样帮人实现自身的全部潜能,我觉得很新奇。以前,我曾经接触过哈达瑜伽,它就像那种伸展身体的体操运动,据说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柔韧性。但是,这本书不同,它讲的是一个来自印度的瑜伽士是怎样了悟得道的。除了像佛陀这样的“知者”之外,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这本书就是印度悟道大师尤迦南达写的《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我一直不知道自己追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感谢尤迦南达,现在,我知道,它叫“了悟”。在这本书中,了悟的意思是透过所有的幻觉,去了解真正的自己。它似乎这样告诉我们:人类对现实的认知是扭曲的,在这样的认知下,我们认为自己是孤立的,跟其他人或其他事物是相分离的。而事实上,万物是一体的。人类因为这样的认知承受痛苦。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些类似的事情,他说:“人类是整体宇宙的一个部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觉得自己以及自己的思想情感是跟宇宙的其他事物相分离的,这是意识上的一种错觉。这个错觉将我们囚禁起来,使我们局限在自己的欲望之中,而只有身边的几个人才会受到我们关爱。我们的使命就是要从这样的囚牢中解脱……”根据尤迦南达所说的,如果我们能够从这样的幻觉中走出来,就能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了解和体悟生命。这种了解并不仅仅是理智上的了解,而是一种切身体验,你可以在身上的每一个细胞中感觉到它。尤迦南达说,了悟是自我感的消退,是将分离的自我转化为充满喜悦、疆域无边的整体,并从死亡中解脱出来。不用说,这个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