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写给牡蛎的情书(5)

她是体形优美丰满的牡蛎,到了夏天,因天时之助,加上她本能使然,体态更加丰满。她游历过一些地方,因为贪婪的养殖户为了自个儿卑劣的目的,往往会配合潮汐,将她自水底某处移到另一处。她的身体长成灰白色的长椭圆形,鳃带着一抹绿色、赭色或黑色,又聋又瞎的躯体前侧则长有发育不全的脑子。有阴影闪过,以及有精子出现的紧急情况发生时,她都感觉得到。她敏感的肌肉能察知危险,促使她紧紧闭上双壳。

对她来讲,危险无处不在,被消灭的危机在暗处潜藏。(我们怎能明白她有什么样的痛苦?我们怎能分辨牡蛎的苦难?牡蛎有脑子的……)她四面受敌,当海星吸吮着她,小虫在她壳上钻孔时,她必须像蕈菇一样,一动也不动地躺在原地。

除了人类这最大的仇敌外,她尚有八大仇敌。人类之所以保护她对抗仇家,只是因为人类自己要吃她。

第一大敌是海星,随着东来的潮汐漂抵,饥肠辘辘,最后像个丑恶的情人那样,伸出魔掌紧抱着牡蛎不放,死命要撬开她的壳,而后硬生生地将他的胃插入她的壳中,吃掉她,那景象丑陋极了。牡蛎不见了,徒留空壳袒露在那里,海星继续漂流,依旧饥肠辘辘。(人类设法用一种叫做海星拖把的东西来捕捉海星。)

第二大敌差不多一样凶险,是种叫做"螺丝钻孔器"或称蚵螺的螺类,它在牡蛎壳上钻出微小的圆孔,显然很令这可怜的软体动物烦恼,以致人类特别发明了抓蚵螺的陷阱:装有牡蛎种苗的铁丝网袋,但是不怎么管用,它猖狂依旧。

接着是会钻孔的海绵,它在牡蛎壳各处钻出细长的小孔,使壳的表面像蜂窝一样,而牡蛎为了要设法堵住所有的孔,变得又纤瘦又虚弱,往往被海绵从壳外将她闷死。你从而领悟到,路易莎·梅·奥科特①所写的"这会儿我开始稍微有一点活过来了,不再觉得自己是置身低潮、病怏怏的牡蛎",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有水蛭和"黑鼓"(Black Drums)。淡菜也会霸占牡蛎的壳,把牡蛎的食物吃个精光,从而闷死或饿死他们。在太平洋沿岸,学名有点花哨的Crepidula fornicata,也就是舟螺,霸道更在淡菜之上.就连尽本分飞来飞去的鸭子,偶尔也会降落在牡蛎床上,吃顿大餐,给牡蛎带来灾难。我们说,日子难过,牡蛎的日子更难过。她活得毫无动静、无声无息,仅有的依归是她自个儿寒冷丑陋的形体。她就算逃得过鸭子--舟螺--淡菜--黑鼓--水蛭--海绵--蚵螺--海星的胁迫,到头来还是会被人一口吞下,因为人的肚子饿了。

远古人类遗留的贝冢显示,人类在不比猿猴进化多少时,就已经爱吃牡蛎了。因此人一直闷着头,拼命投下时间和金钱,思考研究如何保护牡蛎不被吸食、钻孔和饿死。直到如今,人不论身在何方,要吃到这种双壳的软体动物都不再是件难事,根本不必费神去想,牡蛎这些年来冒了多少的危险。那清凉、细致的灰白色躯体,滑进一口炖锅之中,滑进炙烤火力之下,或活生生地滑进鲜红的喉咙里,结束。它一生没有思想,所历经的危险却不少,这会儿它已经玩儿完了,我们说那也许是它较好的归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