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交锋(6)

在惨烈的争夺战中,攻守双方在坚韧与耐力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德军被苏军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即便如此,保卢斯、霍斯和普通的德军士兵仍然坚信,德军终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认为,第6集团军从来没有被击败过,是德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野战集团军。如果败在狼狈退守斯大林格勒的苏军第62集团军的手下,那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事情,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当第94师最后占领谷仓时,苏军在察里察河南部的防御阵地也开始瓦解。近卫第35师已在德军的猛攻之下溃不成军,元气大伤的第92旅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与步兵第42旅的残部会师,第42旅旅长已经在9月23日德军的空袭下阵亡。对于察里察河南岸的战况,崔可夫只能依靠现场战地指挥官的报告进行掌握。然而,9月24日,迫于巨大的战斗压力,第42旅代理旅长把部队从西岸转移到伏尔加河中央的格罗德尼伊岛上,他从这里不断地向崔可夫发送错误报告。他这种有意欺骗上级、谎报军情的做法直到9月25日才被发现,但此时南部的战斗已经失败。后来,第42旅新任旅长在战斗中途向崔可夫报告该旅严重缺乏弹药、食物与水,无法再坚持更长时间。

霍夫曼在9月26日的日记中这样抱怨:“我们团已经卷入连续的战斗中。占领谷仓之后,苏联人继续顽强抵抗。你根本看不到他们,他们藏匿在房屋内和地窖中,从四面八方进行射击,包括从我们后方发动袭击――他们在使用土匪的野蛮战法。”然而,9月26日晚些时候,霍夫曼和战友们终于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苏军第92旅在第24装甲师与第94步兵师的联合进攻下被击溃,与第42旅残部一起撤退并渡过伏尔加河。这时,德军第24装甲师已经突进至伏尔加河,并在察里察河南部将中央栈桥置于己方火力控制之下。

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在敌人第一次进攻中得以幸存下来,但德国人已经赢得了一场重要的战术胜利。第4装甲集团军已经抵达伏尔加河,形成一条从察里察河到南部库珀罗斯诺雅郊区之间绵延8公里的前线。德军已经将红斯洛博达西部的中央栈桥置于自己的火力之下。同时,德国空军对强渡伏尔加河运送人员与物资的苏军舟艇编队不断进行攻击。在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德军占领了火车站,将苏军暂时赶出了马马耶夫岗高地。苏军对德军第6集团军北翼的反攻已被一一化解,第62集团军的桥头堡已经退至斯大林格勒北部的工业区。然而,目前的状况并没有让人感觉到胜利的迹象。苏军的抵抗使得德军惊恐不安。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骄傲自大和盛气凌人,而且也不再对苏军的战斗能力不屑一顾了。德军士兵在战斗开始数小时后,清楚认识到自己正在一种非同寻常的环境下作战,他们疑虑重重,苏军并不会与他们展开面对面的对攻,而是隐蔽在暗处与自己周旋。霍夫曼在9月28日的日记中记录了他所在部队庆祝胜利的场面:“我们与坦克一道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南部并抵达伏尔加河。我们为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三周时间内,我们前进了大约英里。司令官向我们祝贺胜利……战争究竟在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斯大林格勒的苏军什么时候才能被消灭?这场大屠杀能不能在圣诞节之前结束呢?”

德军士兵很快意识到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役,他们将斯大林格勒的战斗称为“猫捉老鼠战争”。德军司令部则设法采取措施,尽最大可能使德军适应这种混乱的巷战。然而,在巷战这种严重拥挤与局限的情况下,德军灵活的机动作战能力无法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空中力量、装甲部队与步兵之间协同作战的威力也荡然无存。曾经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汉斯·多尔少将在1955年出版的《挺进斯大林格勒》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场面:“实施大规模集团作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战争已从最初开阔的平原进入伏尔加河、起伏的山岗、拥挤的沟壑和灌木丛中,进入斯大林格勒工业区,在崎岖不平的地段展开,这里的钢筋混凝土与建筑物林立。”此前,德军主要通过同时使用空中力量、装甲师以及步兵发动猛烈进攻,在开阔地带进行的机动作战中,德军的战术能力很少能被敌人超越。然而,在斯大林格勒,在他们认为迥然不同的战斗中,德军指挥官也在尽量寻求使用自己熟悉的战法。德国空军从空中进行轰炸,一队队装甲部队向前突进,步兵紧随其后,德军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战法实现小规模的歼灭战。然而,街道上瓦砾堆积如山,拥挤不堪,很难在围歼敌人时进行多兵种协同作战。德军实施“大规模歼灭战”主要依靠师级指挥官实施机动灵活的战术指挥,然而,在斯大林格勒这座机动性受到极大限制的城市,战术指挥权必须下放到团级指挥官,甚至营级指挥官。但是,这种指挥水平与德军大规模集群联合作战极不协调,而后者正是保卢斯、霍斯以及大多数司令官认为的能够迅速消灭苏军所必需的战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