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实地研究者(3)

为什么人们不按自己说的那样去做?

为什么领导者必须成为精明的观察者才能提早发现问题,而不能仅仅提问题,要求别人回答,以此来发现问题呢?深究下去,我们就必须先理解,为什么人们会说一套做一套?人们的言辞和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从提问者的行为到潜意识的作用,这些都是原因。

诱导性问题

当我们和同事或者顾客谈话时,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诱导对方给出我们希望听到的答案。对方的回答可能无法反映他的真实感受,无法描述组织中真正发生的事情。我们来正视这个事情——领导者经常从下属那里寻找对自己的认同,而不希望得到不同的意见。有时候,我们提问的措辞会引导对方回答问题的方向,或者限定随后的谈话范围。我们有时候是故意这么做的,但有时候却是无意识的。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Loftus)做过诱导性问题的影响力研究——具体而言,就是言辞上的小变化如何产生不同的结果。在一项研究中,她播放一段车祸视频让一组学生观看。在视频中,司机开车闯过停车标志后,向右转驶入了一条车流拥挤的街道,因而发生车祸导致五辆车碰撞。看完视频后,她对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她问其中一半的学生,“当A车闯过停车标志的时候,车速是多少?”而提问另一半学生,“当A车右转的时候,车速是多少?”然后洛夫特斯问所有的学生同样的问题,“你看到A车前方的停车标志了吗?”第一组中53%的学生说他们看到停车标志了,而第二组中,仅有35%的学生说注意到停车标志了。洛夫特斯总结,提问时,我们可以通过问题中包含或者不包含重要的前提,来影响对方的答案。她将前提定义为“为了使问题的内容适当而必须包含的条件”。在这个案例中,其中一个问题是以停车标志的存在为假设前提的。

在随后的实验中,洛夫特斯展示了虚假的前提是如何扰乱对方的回答的。她又播放了一段车祸录像。这次,她问其中一半的学生,“在乡间小路上行驶的白色跑车,路过谷仓时,它的车速是多少?”实际上,在录像中,路上根本就没有谷仓。对另外一组也问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提到谷仓。然后,洛夫特斯问所有的学生,“你看到谷仓了吗?”第一组回答看到谷仓的学生人数,是第二组回答看到谷仓的学生人数的6倍。这个实验证明,在问题中插入伪前提会打乱人们的回忆,从而影响他的回答。

有时,我们很多人的问题中会包含前提条件,而提问的措辞不同会使我们得到不同的答案,导致答案失真。有时候,问题中的假设前提并不像洛夫特斯教授的研究中那么明显。我们插入问题中的前提假设,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假设。例如,一个主管可能会问,“如果我们降价,收入会增加多少?”在这个问题中,主管不仅假设降价会增加销量,而且假设增加的销量产生的收入会高于价格降低导致的收入的减少。

在很多案例中,诱导性问题往往是以请求的方式出现的,请求对方支持某个特定的行动方针。有的人可能会这样问,“你同意我们的这次收购计划吗?”或者,问题可能会更具力度,“你同意这次的收购计划,是吧?”这种措辞已经限定了讨论的范围,无法得到差异化的观点。实际上,这完全是在限制别人发表反对的观点。也许被询问者能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揭示这次收购的问题所在,或者提出所要收购的目标公司最近发生的一些问题。但是,如果这样提问的话,就根本不可能了解这些信息。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