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开始想到搞万向节,是想为国有企业“拾遗补缺”。那么多车辆,那么多型号,需要多种规格的万向节,而当时国内几家大厂却不愿意生产这些特殊规格的小批量产品。我想,乡镇企业不能和国家争项目,争原材料,但是,做人家不愿做而国家却很需要的产品,正是我厂擅长的地方。我们多生产,国家就能多省进口这些特殊型号万向节的外汇。尽管我们看准市场行情并下了这样的决断,但一家技术、设备、素质都很差的乡镇企业要想在全国56家万向节厂中立定脚跟、并争取跻身到前几名去,谈何容易?我们着手整顿企业,改革现状,使企业能够适应发展和竞争的需要。而整顿和改革,又紧紧围绕企业的实际,搞出自己的特点,努力把长期小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松散的农民队伍建设成为具有力量和纪律的工人阶级队伍。

——1985年12月,《想宏观顾大局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背景分析

这段话今天听起来已经有些波澜不惊,但这种平静其实是历尽沧海后的平静。在此,鲁冠球至少透露出几层意思:其一,当时搞万向节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和国有大厂硬拼也不现实,只有“拾遗补缺”的份儿;其次,早期的万向还无法列入国家计划,没有资格享受优惠政策和廉价资源,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正因为没人照顾,所以要杀出条血路。其三,一开始选择生产进口汽车的万向节,按照常理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出路只能在提高自身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上。实际上,这种无奈之后的勇气是第一代企业家的共同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创业轨迹非常像中国革命的翻版。由于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成熟的产业工人,更谈不上现代意识,这些企业都经历过“小米加步枪”的时代,队伍素质普遍不高,更多的时候只能打游击。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经过整编、训练和思想理论的武装后,在战争中不断学习,最后慢慢成熟起来了。

行动指南

一个好的团队胜过一千打企业纲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