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企业,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哪里利润高,资本就集中到哪里,这是经济运行的规律。追求利润,本身无可非议,关键是秉持什么原则,用什么手段去追求利润,这就涉及一个道德的问题。
一般说来,在经济转型时期,旧的秩序遭到破坏,新的秩序又没有完全形成。这个时候,常常会出现不道德的行为,既不受旧秩序的约束,又不受新秩序的处罚,它们往往比讲道德的行为获利更多。在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建立的时候,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人经不住更多利益的诱惑,于是假、冒、骗等不道德的行为开始抬头,加上信息的迅速传播,信誉危机便产生了。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在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不仅要把产品变成商品,而且还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等生产要素转化为商品,这样,企业生产的,就不仅仅是产品了,更是一种品牌,一种道德信念,一种无形资产。
——2004年2月,《企业经营者要以“德”立身》
背景分析
19世纪美国黑人领袖、女权运动先驱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说过,“如果我能说服别人,我就能转动宇宙”。还有人这样说,“影响与说服,是超越一切金钱、暴力、特权、科技的终极力量”。为什么现代社会的人们会越来越看重影响力的作用?
事实上,一个人要想在环境中出人头地,必须学会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企业也是如此。鲁冠球的这段话,集中表现了他对于万向集团日积月累而来的影响力的高度重视。在他看来,万向集团生产的不仅是有形的产品,更是影响社会的无形资产和精神产品。
一个共同的现象是,无论任何领域,最后的成功者通常不是智力最高的人,也不一定是能力最强的人,但一定是最会构建和运用影响力的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真正的区别在于,有人在此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进取心,他们甚至是天生的影响力大师。
客观地说,一个人或企业的影响力并不是一天可以达成的,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炼,但这种结果首先取决于自身的主观意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此无知无觉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和追求转化为一群人的方向和目标,他的发展也注定是有限的。
对此,鲁冠球无疑是成功的。40年来,他在创业的同时表现出不懈的社会追求,并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一次次放大企业实践的社会效应。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万向的成长通过这种无形的释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无论一家企业做得多大,社会所认知它的,不仅仅是具体的规模和效益,还有它的社会形象。
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理解商业的另一面,为什么越是成功的企业越是看重自身的社会影响?道理很简单,这种积极的社会影响力越强,企业的发展就越会顺风顺水。
行动指南
聪明的企业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品牌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