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去量贩店购物为何占不到便宜?(1)

便利商店与量贩店价差惊人

林小姐正准备做一个蛋糕,而冰箱里的鸡蛋已经用完。楼下便利商店就有卖,1盒10个蛋,售价51新台币;骑车要花10分钟的量贩店,同样质量跟数量的鸡蛋,价钱是39新台币。当材料都准备好了,只差那些鸡蛋,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

□ 骑车10分钟到量贩店买

□ 到楼下的便利商店买

如果换成以下的情况: 林小姐看到了量贩店寄来的DM,上面写着本周特价商品,鸡蛋一盒才39新台币,今天最后一天。同样质量跟数量的鸡蛋,楼下的便利商店一盒要51新台币,价差达23.5%。请问,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 骑车10分钟到量贩店买

□ 到楼下的便利商店买

如果只是买一盒鸡蛋,价差是12新台币,也许你未必会有骑车去量贩店购买的冲动,但是看到量贩店促销的DM写着特价最后一天,你很可能做出截然不同的决定。即使当时你未必需要购物,你仍然会兴冲冲地提起购物袋,就往量贩店冲过去。

你也许会想,这是理所当然的,量贩店便宜这么多!

那可不一定!除了标在包装盒或货架上面的价钱之外,你是不是还漏了什么应该考虑的成本呢?

看不见的成本更贵

第一个是交通成本。

目前台湾地区的量贩店在亚太地区中是密度最高的,平均大概23万人就可以分到一家量贩店。由于竞争激烈,有些量贩店甚至24小时不打烊,并且打破对量贩店的传统认识,不再躲在偏远的工业区或城市外围,而是将卖场设在商业区的独栋大楼内,或是住商混合区的千坪地下室里(1坪约为3.3平方米)。

有的量贩店甚至已经被开发为较平价的购物中心,地下室是卖场,一、二楼可能就是服饰店、小吃店,或是另一种适合不同层次顾客的大卖场,比方说家乐福与特力屋可能就分据一栋商业大楼的上下各几层,有时再加上灿坤之类的3C卖场。

一个地点可以让顾客按“所有需要一次购足”,量贩店往往是人们假日打发时间的逛街去处,既有冷气吹,又不怕刮风、下雨、大太阳,还有地方停车,而且全家各个年龄层的成员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有兴趣的商品,真可谓一举数得。

虽然台湾的大卖场密度居亚太地区第一,但大部分人想进量贩店消费,还是需要交通工具的。不论林小姐是骑车、开车、乘公交车、搭地铁、甚至坐出租车,在走进卖场之前和走出卖场之后,交通费都是不能省的开销。

便利商店的一盒蛋要价51新台币,但是便利商店随处可见。林小姐只需要走出家门,进入便利商店,从货架上取一盒蛋去结账,就可以回家做蛋糕。可是如果林小姐只为了买一盒蛋冲到大卖场,算上来回的交通费,可能已经不划算。

除了交通费,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时间成本。

一般人在便利商店消费,从进入到离开,平均花费的时间是4分钟。但是如果走进大卖场,即使完全没有逛街的打算,也会为了寻找目标物品,在广阔的卖场内花费许多时间。

即使找到了目标商品,真能拿了就走的几率也很低。便利商店的货架上也许只有三盒蛋,拿起来略微比较就可以去结账。可是大卖场的货架上头,可能有上百盒蛋,而且还分不同的厂商及诉求。光是为了买蛋,就可以让林小姐在货架前徘徊良久;更别说是假日前往量贩店时,那令人咋舌的结账长龙,会花掉多少等候的时间。

若是没列好清单,或是即使列了清单,依然忍不住要把卖场逛遍才肯离开,一逛就逛掉两三个小时,也是家常便饭。如果只是为了去便利商店买蛋,而花费这两三小时的时间,蛋糕怕是已经上桌了。

为了一项特价,抱回两大袋东西

大卖场的货品,大部分都比较便宜,这是事实,但若专程跑一趟,时间花了,工夫也花了,有时候可能还会呼朋引伴,找了几个人一起去,那么怎么可能只买一样东西就离开呢?因此,若不是事先计划好,早早列出购物清单,在大多数状况下,人们一旦走进量贩店,就很难抵抗量贩店的购物诱惑。从商人的角度想,他费尽苦心,压低了物品单价,引你走进来,如果没有办法在“量”上引诱你消费,那这家大卖场铁定要早早关门。

这下你应该看懂量贩店的“计谋”了吧!当你被特价DM上的杀手级商品,譬如便宜到不行的樱桃、鸡蛋、水蜜桃等照片抓住了眼球,你就可以看到底下还押上了日期,比方说“×月×日至×月×日优惠价”,或是最最最最具杀伤力的“限时限量抢购”。

回想一下,这些引你入瓮的无敌必杀特价品都摆放在哪里?跟DM一样,会放在入口最显眼处吗?别傻了,你必须先经过一路充满诱惑的商品线,曲曲折折,好不容易才在卖场最深处找到它们,原本你的采购清单上只有五六样物品,在穿过眼花缭乱的货架时,真能管住钱包的,又有几人?

以量制价,你需要那么多吗?

就算你真能彻底实行“快、狠、准”的原则,目不斜视地穿过所有非必需品的货架,只管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有时你还是很难躲过量贩店的必杀招,比方说“买二送一”,甚至是“买一送一”!

看到“买一送一”时,不知谁的眼睛不会瞬间亮起来?原本已经特价中的商品,又再打了5折。简直太划算了!若这样东西本来就在采购清单上,大多数人更不会笨到只买一个。

但是,量贩店既然是靠“量”来压低“价”,它的商品包装也就只有大没有小。你可能只需要一支笔,却被迫买了六支;只需要一瓶可乐,却买了半打。你觉得自己到底是买到赚到了,还是因小失大倒“赔”了?你精算过吗?

趁着特价一次买很多商品回家囤积,听起来很聪明;可是如果囤到过期,就只能丢掉或是变成没人想用的鸡肋物品。这种省钱根本没有意义,因为这等于是花钱买商品然后丢进垃圾桶里。

以最容易出现特价的日常必需品来说,由于它们大部分是食品,保存期限短,这样的情况会更明显。比如卖场内的鲜奶在快要过期的时候,通常会降价促销,而保存期限最长的新品会放在最里头,当然也不会有特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