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一旦上述效果出现,供给和需求会相辅相成,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光有消费,没有企业的竞争力,不一定就能做强中国的企业;而光有生产力,也会因为缺乏市场、缺乏财富分配的话语权而无法进一步升级和发展。所以,“自主创新、人民币国际化、内需主导”等概念的提出,都是出于我们想从被动的出口导向的低附加价值增长模式转变成主动的创新、标准设定导向的高附加价值增长模式的愿望。这是在挑战美国现有的霸权地位。尽管中国在这方面任重道远,还没有给今天的美国构成多大的威胁,但是,美国会袖手旁观吗?
今天,中国政府也清楚地意识到大国战略是一个需要我们中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是,在短期内,尤其是目前如何帮助中国经济摆脱全球金融大海啸的困扰,不切实际地过分强调大国战略反而会让我们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显然,目前,中国政府并没有刻意强化内需来挽救外需,而是看到了中国区域差距给我们留下的发展空间,用新的投资扩张战略来解决旧的产能过剩,为大国战略的有效实施赢得宝贵的时间!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美国救市的效果,因为如果中国内需不贡献出来,美国贸易逆差就无法有效收窄,所以,一部分美国学者所主张的“中国应该用消费者信贷的扩张来刺激内需”的观点也反映了美国国内的立场。可是,这种没有基本面支撑的消费增长恰恰是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教训。这个“陷阱”我们当然不会跳下去!只要我们自己头脑不发热,跟美国政府一样时时刻刻去选择最佳的救市方案,去寻找更多国家的支持和帮助,那么,中国就一定能真正率先走出危机的阴影,一定能找到和美国交涉的最佳对策(虽然不要做“两败俱伤”的事情,但是双赢格局中也不能一直处于劣势的位置),也一定能渐渐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