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特纳带来奥巴马的“中美发展战略”(1)

2009年5月31日~6月2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以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的身份访问中国。他还会老调重弹吗?

记得在2009年年初刚获得财政部长提名的他,曾断然认为中国“操纵汇率”,表现出将跟中国进行正面交涉的强硬立场。但是,2009年4月份,在其领衔的美国财政部半年度汇率报告中,他又拒绝将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接着,5月20日,他在参议院再次为放弃将中国纳入货币操纵者行列的决定进行辩护,称中国的汇率政策在过去两年里已经发生显著变化。那么,他180度的立场转弯说明了什么?是为了来华前“讨好”中国吗?还是另有“企图”?中国该如何出牌?有没有可能得到一个“双赢”的结局?以下,笔者通过三点内容来阐述对此问题的看法。

一、美国政府在力图实行一个“最低成本”的救市计划。

众所周知,从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的救市政策跟中国刺激经济战略一样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中国从2008年年底以货币政策及其放宽银行体系流动性为主的救市行为,转变成以积极财政政策和与之对应的产业振兴计划为主的刺激经济复苏的“务实”方案,而美国则将单纯的降息政策转变成有针对性地剥离金融体系有毒资产的流动性注入的“务实”计划。显然,中美的救市目的都是防止本国经济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出现硬着陆的风险——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的传染效应是否会渗透到其实体经济运作,以及中国外需萎缩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的下滑是否会导致银行体系资产质量严重恶化并因此引起 “脱媒现象”。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以最低成本获得救市资金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美联储如果不顾及需求者的保值和增值利益,完全可以开动它的印钞机。但是,通胀的风险、汇率贬值的风险和资本流出的风险就像一种无形的制衡力量,压得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喘不过气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控制印钞行为,向美元资产富裕的国家直接和间接地借钱则是成本最小的救市融资方案。直接的效果,在于力劝中国政府把帮助美国政府挽救其经济看成是解决中国本国危机的一个重要举措,增持美国国债是一个“短痛”,但它能够避免“长痛”。间接的效应,则是希望中国带头维持美元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的霸主地位。只要贸易和投资的结算货币以美元为主,那么,出于保值和增值的目的,美元回流美国本土的概率要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流动”的可能性大。这就间接地为美国政府提供了较好的融资条件。盖特纳身为美国财政部长,深谙此理,这种“屁股指挥脑袋”的无奈之举也在“情理”之中。也就是说,盖特纳对华态度的转变和访华的意图都是希望赢得中国政府的好感和积极的配合。

于是,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和开放中国资本市场的要求,比起维持中国外汇储备流入美国的当务之急来讲,就显得有点儿“隔靴搔痒”、“远水不解近渴”了。而且,跟中国这个美元富国“伤了和气”,效果将适得其反。所以,即使盖特纳“老调重弹”,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让中国感到美国政府在顶住国内压力,不计较这类伤和气的问题,显示出他们“宽容大度”的胸怀,从而在彼此之间产生几分友好的气氛,也有利于切入正题和解决核心的融资问题。

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升值无法扭转美国双赤字的结构,而且,此时推动美国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也会对美国本土的就业和资本市场的稳定产生意料不到的负面效应。不过关于这类对中国经济敏感的问题,美国政府和中方交涉的战略也有所变化,即强调双边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利和义务分配(“G2”格局),而且,为了更有利于得到好的谈判结果,中美战略对话在美方的建议下将经济和政治分开进行交涉,这将考验中国政府如何在分开的场合能够凝练出统一的“中国声音”和果断的决策力。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