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救市政策”所带来的“后遗症”?(1)

2009年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大海啸正在进入关键的第三阶段。它和第一阶段自2007年3月开始爆发的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破产的债务危机特征完全不同;也和第二阶段自2008年8月开始蔓延的全球金融体系信用基础瘫痪、资本大规模撤回、各国政府无奈介入的流动性危机特征不一样;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它已呈现出自己的三个主要特征或三大需要完成的任务:

一是政府的救助虽然平息了市场的恐慌,但是随着市场的修复,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不断“恢复”了它原先的流动性,而政府在第二阶段已经投入的“高流动性”的准货币资产慢慢地呈现出“多余”的征兆。如果实体经济的恢复比较缓慢,来不及吸收这些充裕的流动性,那么,很有可能这些流动性就会通过银行无奈的信用创造活动,其规模被不断放大。而这些流动性又很容易进入国际资本偏好的投机舞台——大宗商品市场、股票市场或国外脆弱的资本市场,去追求虚假的繁荣所带来的可观的“资本利得”,以补偿自己在金融危机中所付出的利益损失和资金的“机会成本”。虽然第三阶段不像第一阶段——问题的严重性在不断恶化,而且,和第二阶段危机的危害性相比,情况也有很大的改观,但是,一旦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和外部资产泡沫的崩盘对全球实体经济形成很大的负面冲击,欧美金融体系痊愈的伤疤就可能再次被撕破,它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正反馈效应”就有可能会再次刮起新一轮的金融海啸,出现经济第二次探底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抽回多余的流动性是走出这场金融大海啸肆虐的最后阶段所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这一阶段的第二个特征或任务是全球化模式的重建和修复。因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下向前推进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天,如果要否定全球化模式,就等于我们在否定自己的成长。但是,全球化的推进也使我们意识到,不仅是自己的“瑕疵”,甚至是看上去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别处或他人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也会殃及自己的生存环境,让大家共同卷入与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一样巨大的灾难。于是,如何通过“自律”和借助外部的监管机制来控制全球化所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是我们彻底告别这场危机所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之一。

第三个特征或任务就是我们要尽快寻找到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尽管很多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为寻找这样的契机在努力改变自己过去对欧美经济的依赖性,而老牌的“领头羊”欧美国家,由于实体经济的复苏没有跟上政府花大精力救助的金融体系的转暖程度,从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世界经济还是没有发展的新方向,那么,很有可能各个国家的合作动力会因为各自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显得严重不足。于是,创新、监管各自为政,发展的不平衡更会引发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这种主观“倒退”的全球化政策和客观向前“发展”的全球化市场必然很容易再次引起金融泡沫和金融危机。所以,如果找不到引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新方向,确实会给结束第三阶段的“经济调整”埋下深刻的隐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