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的住房界限(2)

商品化和投机

今天,住房危机的核心是购买房屋,首先是作为投资而非居住,也就是其交易价值大于其使用价值。住房在国家财富中(据估测,2007年房地产占英国财富的60%)占较大比例,房地产投机在今天逆行的财富再分配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银行和建筑协会取消管制,是为了放宽金融资本的力量,这使得资金大量注入房地产行业。

在具备高度竞争力的金融市场中,更多的贷款面向更广阔的人群,人们开始能够贷到更大数额的资金。住房公基金的增长,带来的是房价的大幅攀升。同时,也带来了平均收入水平的多次增长。高回报的承诺,吸引了诸多主要投资商向地产系统中投入大量的资金,更加助长了房价的飙升。主流媒体将房价的居高不下,归罪于有限的房屋供给(英国政府的政策就基于这种观点)。但很明显,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如果每套房屋都一样,那我们岂不是只需算算总数就可以了?但并非这么一回事。无论是户型还是价值都有着千差万别,并且只要房价保持增长,就会有余地使那些有钱人把房子作为他们发大财的摇钱树。

尽管人们通常认为房价的上涨,对于房屋所有者来说是件好事,然而,大多数人,却很难真正从中获利,除非经常将其作为抵押物短期贷款。真正可以从中尝到甜头的人,其实是那些除自己的住房外,还坐拥多处的房产人(或者是那些投资房产的人)。手中掌握的房子越多,从中获利就越大。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损害没有什么房产的人的利益上的。地产中的输家,包括那些与财运无缘也没能力从一开始就购买住房的人、那些被剩下依赖不断减少的市政住房的人,还有那些向新兴买房出租的“地主阶级”支付高额房租的人们。当然,所谓输家还不止这些,一些家庭的生活就是为了偿还与其收入极不相称的贷款,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已然在房贷大战中输得一无所有,家徒四壁。皮特·马尔帕斯已经向我们展示了在高福利国家中,共同繁荣的房地产事业怎样为私有房屋产权的增长提供了一段黄金时间。然而,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尚未真正买房,或甚至不具备买房的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必须面对一个令人堪忧的经济前景,因为“房屋产权”已成为他们沉重的负担。

上述所有的种种情况共同构建了一个系统,这一系统会在极大程度上将差距拉开——富者拥有更多机遇,穷者则继续与财富擦肩而过。这一系统的影响有的是间接、长期的,有的则立竿见影。贫困本身又加上巨额的房价,这意味着许多可怕的后果: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没有足够积蓄去顾及其他需求(有的甚至是健康的饮食或像样的供暖),孩子没有做作业的地方,压力造成夫妻双方均得从事工作,推迟生育时间,巨大的压力迫使年迈夫妻用自己的积蓄帮助他们的子女,人们无法找到更好的工作,生活落后地区稀缺的教育资源和落后的社会公共服务,又会有一系列连带效应。正如第九章讨论的澳大利亚的案例一样,如果再有问题出现,使已经岌岌可危的平衡预算倾斜到边缘,人们就会感到夹杂着巨大压力的惶惶不安。在本书第一章里,我们已经提及在早些时期由于住房条件差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英国二战后,首个由国家拨款补助的住房理事会负责人克里斯托夫·艾迪逊曾尝试用数据说明,由于住房条件差,而引发的健康问题,以此来建议应继续投资已停止的国家补助。这种新的财富分配情况,已经在托马斯与多灵为英国“庇护所”房屋慈善组织撰写的报告中得以详细阐述:“一个孩子在其未来的成长中,很难摆脱其社会地位对其的影响。而其社会地位,则日益成为由其父母房产财富的实力而决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