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艺术(8)

黑死病使很多人死于非命,他们的大量财产也就无人管理。于是,之前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收敛了这些意外之财,一夜暴富。这些暴发户得到钱财后大肆挥霍,于是引发了中世纪许多追求时髦的蠢事。那时,改变服装样式的各种方式都被尝试过了,女人的帽子和头巾千变万化,有段时间,甚至流行很奇怪的服饰,两只袜子颜色不一样,衣服也是一半绿一半红,还有乱七八糟的颜色掺杂在一起的衣服,像极了现在教皇的瑞士卫队的制服。

此外,服装的样式也发生巨大变化,袖子越来越长,拖泥带水的搞得大家很不方便。相应的,帽子也变长,向上高高耸立,很像教堂的高塔。接下来轮到人们过去不在意的鞋子,鞋子逐渐变大,最后竟大到必须把鞋尖吊在膝盖上才能走路。衣服的腰身很紧,帽子则很大,长筒袜搞的不伦不类。看到这些装束,主教和神父火冒三丈,就像他们今天反对穿不带背心的游泳裤一样。但是他们的愤怒却无济于事,因为时尚这种东西是教皇无法左右的。这种怪异的行为,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恢复理智之后才停止。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会觉得当时的时尚行为极为疯狂,而且很浪费。人们在衣服和帽子上缝上铃铛,走到哪里,叮叮当当的铃声就响到哪里。这一装饰在宫廷十分流行,甚至成为宫廷众多愚蠢习俗中最重要的一个。现在这种服饰已经消失了,与宫廷的蠢事和哥特式时代一起成为了历史。

但是,有一些东西还没有消失。如果到法国、荷兰、比利时去,还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哥特式建筑,人们将其成为火焰状哥特式建筑。流行病容易控制,时尚却难以制止。一旦某种事物成为时尚,谁也无可奈何。比如几年前,汽车制造商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设计了流线型汽车,那简直是折磨人的刑具。人们坐车时必须像蛇一样,匍匐着爬进去。这种流线型设计如果用于飞机制造,可以帮助飞机的时速从190英里提高到200英里,但是如果用在时速30英里的汽车上,似乎就没有必要了。

可是,流线型汽车却取得了成功,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紧接着,社会上的所有商品都开始流线型化,从流线型刀叉、打字机、传话机,到流线型收音机、传真机,比比皆是,就连不懂赶时髦的婴儿,都坐在流线型婴儿车里。可见流线型时尚对时代产生的影响,我们还要继续流线型下去,直到哪个聪明人发明了另外一种时尚形式,比如三角型或八角型。

像生活在其他时代的人们一样,中世纪的人们也喜欢追求时尚,但如果过分夸张反而会适得其反。他们往往用极为夸张的手法,将所有东西都搞得完全变了形,面目全非。14世纪初,哥特式建筑出现一种倾向,即教堂装饰物的体积逐渐增大,好像不是建筑的装饰,有点喧宾夺主的意思。现在我们还可以在亚眠和卢昂的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以及著名的圣米歇尔山的大教堂中,看到这种情况。因为这些教堂的样子都像“火焰”,所以这种新风格也就以此命名,即火焰样的哥特式。

然而,火焰样的哥特式建筑并不牢固,反而会降低建筑本身的承受力,建筑师们也都深明此意。所以,民用房屋和城堡都不会采用这种建筑风格。再加上火药的发明,火炮的使用,对建筑物的坚固程度要求更高了,使得建筑师也不敢冒险行事。可是,火焰样风格却深入到建筑艺术的各方面,因为它符合黑死病过去之后,人们追求新奇和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在过去的八百多年中,流行的都是简单的、正统的罗马式建筑风格或者早期哥特式建筑风格,人们对此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极尽夸张的火焰样风格给他们带来新的刺激,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

我想当时的教会也许提出了反对火焰样建筑的意见,但是他们却并未对此采取某种果断的行动,没有强行干涉。教会是人们生活和精神的导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不能脱离民众的日常生活。既然没有教会的制止,那么火焰样建筑就得以发扬光大了,于是,在整整两个世纪中,火焰样建筑都以其尖顶直冲青天。后来,这股风潮停息了,动人的童话让位于严峻的现实,哥特式风格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艺术是有生命周期的,它只反应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当这一时代过去之后,人们不再有这样的需求,哥特式建筑也就走向了终结。

哥特式教堂建筑走下了历史舞台,或许以后还会有追求古典的人重新建造这一样式,但是仿制品是不具备时代精神的,它只属于遥远的古代。现在,也许有着新思想的新一代人会认为,哥特式建筑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历史就是不断淘汰……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