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中世纪的迷雾(10)

具备这样的实力,或者是不愿意冒倾家荡产的危险,因此干脆不翻译,省得操心。

而600年前的情况恰好相反。当时的欧洲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不会读书写字。少数会舞文弄墨的人属于整个知识王国,这个王国在欧洲遍地开花,没有国别之分,也没有语言的障碍。大学就是这个王国的坚强后盾。与现在的堡垒或要塞不同的是,当时的大学没有任何限制,一个老师和几个学生就可以成立一所大学,时间不限,地点也不限。这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与现代社会的又一个区别。现代人修建学校的程序大抵相似:一个有钱人为了回报社会,回报他所在的社区,或者一个宗教团体想正确引导他的信徒,或者国家为了培养医生、律师、教师等社会急需的专用人才就做了这个决定。于是,投资方先把一大笔建校资金存到新学校的银行帐户里,接着就可以动工了,最后就是公开招聘教师,招考学生。就这样,一所大学就办起来了。

但中世纪的情况却完全相反。一个睿智的人自言自语说是:“我发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我得赶紧把它传授给其他人。”于是他开始宣扬他的新思想,讲授他的新发现。他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有听众就行。这很像现在街头的即兴演讲,如果他讲得妙趣横生,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一探究竟。但如果他讲得枯燥无味,人们就会耸耸肩膀走人。慢慢地,这位伟大的演讲家拥有了一些固定的粉丝。他们不仅定期来听讲,还随身带了笔记本、墨水和笔,以便把所有重要的内容都记录下来。假如哪天老师讲学的时候正敢上下雨,他们就挪到某个空置的地下室或者是索性到老师的家里继续学习。老师坐在椅子上高谈阔论,学生全神贯注地坐在地上听讲,这就是最早的大学。

“Unibersetas(大学)”在中世纪的意思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团体”。老师就是一切,在哪里上课根本不重要。以一件发生在9世纪的事情为例。当时,那不勒斯的萨勒诺小城远近闻名,有很多医术高明的医生,数之不尽的人纷纷慕名前来求教,然后就出现了著名的萨勒诺大学(它存在了将近1000年,直到1817年才关闭),将古希腊最伟大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毕生的医学经验传授给世人,造福全人类。

再以布列塔尼的神父阿贝拉德为例。从12世纪早期开始,他就一直在巴黎宣讲神学和逻辑学,数以千计的热血青年纷纷涌到巴黎,聆听他的教诲。一些对阿贝拉德的观点持有异议的神父也不远千里来与之辩论。很快,巴黎街上到处都是英国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瑞典人和匈牙利人,他们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在塞纳河小岛的老教堂旁边,举世闻名的巴黎大学诞生了。

意大利博洛尼亚城有一位格拉提安的教士,他编了一本基督教会的律法教科书。教科书在欧洲流传开后,各地的年轻教士和世俗人士纷纷涌到这里,聆听格拉提安的真知灼见。为了与刻薄的地主、店主和女房东相对抗,这些人自发结成了一个互助会,这就是后来的博洛尼亚大学。

后来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巴黎大学发生了一场争论。许多愤愤不平的老师和学生一起出走,最终在泰晤士河边的小镇牛津安了新家,这就是著名的牛津大学。1220年,相同的情况在博洛尼亚大学发生了。对学校不满的老师和学生移居帕多瓦,使这座意大利小城拥有了引以为豪的大学。很快,大学有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整个欧洲。这种情况还广泛发生在西班牙的巴利亚多里德和波兰的克拉科夫、法国的普瓦捷和德国的罗斯托克之间。

确实,这些早期的教授讲授的东西在今天看来有些荒诞,因为我们满脑子都是数学和几何原理。但我想要强调一个事实:中世纪(尤其是13世纪)并不是一个完全静止的时代。那时的年轻人同样生机盎然,会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激情,催生了伟大的文艺复兴。

就在中世纪的舞台幕布缓缓落下之前,一个

 

读书导航